程承志心頭一喜,直接問出觀眾們想知道的第一個問題:
“請問剛剛那首歌叫什麼?是你當場創作的嗎?”
蘇軒緘默一下,應道:
“這首歌叫《無名之輩》,算是吧。”
要是他沒記錯,這首歌在前世9102後才誕生,一經發布沒多久便在網抑雲引發熱議,評論至今已經累積超過13萬。
這次他觸景生情唱了出來,卻是比前世足足提前誕生了七年,此刻否認沒有意義。
程承志錯愕一下,還是難掩驚訝之色。
雖然沒有聽到確切答案,但對方連歌名都說了出來,那幾乎等於預設了。
畢竟如此上乘的歌曲,要是有人釋出沒理由會被埋沒的,只怕早就傳得街知巷聞了。
他雖然只聽了一次,但也聽得出這首歌所唱誦的,正是無數普羅大眾的縮影。
我們都是無名之輩,儘管生活在繁花簇錦的世界,卻活得卑微而又平凡,連一道屬於自己的影子都找不到。
或許,默默無名才是絕大多數人,至死都擺脫不了的宿命。
而最讓程承志震撼的是,如此好歌居然誕生在眼前這個落魄人士身上,而且還如此應景。
這當中,必然存在不少離奇秘聞!
因為正常來說,普通人驟然置身鏡頭前,要麼興奮得手舞足蹈,要麼羞赧得忐忑不安。
攝像機就像一個加強版放大鏡,將人的瑕疵統統放大,一點不和諧的行為都能反映出來。
而蘇軒面對鏡頭,沉靜而冷峻,配上那副落魄大師的氣質,瞬間便吸引所有焦點。
雖然看似落魄,卻不驕不躁,言語中還透出一絲不可動搖的意志。
這樣的人出現在鏡頭前,無需多看,只要關注一眼,就知道此人身上必然藏著故事!
不過他忍住了沒有直接詢問,因為還有更好的熱點追蹤等著挖掘。
想要吸引觀眾視野,讓更多人抱著期待追看,壓軸戲自然不能提前爆了,於是換了個話題。
“能不能冒昧問下,你剛才是在……”
雖然他話沒有點明,但蘇軒已經知道他要問什麼,不以為意笑笑:
“你是否想問,剛才我和樂隊是不是在爭地盤?”
程承志預設點頭,衛視直播間裡的觀眾們也好奇聽著。
“並非如此,我只是打算借件樂器而已,可惜——”
蘇軒聳聳肩,沒有說下去,笑笑道:
“還好我的表演不算糟糕,沒有遭到觀眾唾棄,否則又得挪窩了。”
他這話雖然有打趣成分,但要是唱得不好,被人驅趕可是常事。
畢竟街頭賣唱、流浪歌手這些說出去不好聽,就算不遭人嫌棄,也會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