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夏秋離開南嶺,前往帝都。
帝都。
一場風雲正在醞釀當中,這天下間權利最高的中心,近些天不知道多少人到達帝都,也不知道有多少武者來到帝都。
整個帝都臥虎藏龍,
偏偏這樣子的格局卻平靜無波,宛若一灘死水,但這一切,在今天被打破。
三皇子府邸。
某間房屋內。
三皇子坐在首位,身穿蟒袍皇衣,長髮高高豎起,俊俏萬分,一舉一動,有著說不出的威儀。
在他的底下,坐滿了十幾位世家官員,每個人正襟危坐,面色肅然。
他們每一個的存在,都是朝廷之上,權利的巔峰,手握大權,一人可以決斷不知道多少人的生死。
同時,這些人也是強大的武者,修為最弱也是中三境。
這些人是世家之主,或是某些大世家的代表,也是鼎力站在三皇子這邊的官員,與三皇子密切相連。
“今天是本月的最後一天,諸君可知,我呼喚諸位而來意圖?”三皇子問道。
底下的官員面面相覷。
所有人心知肚明,三皇子如今地位一落千丈,肯定就是來商議如何提高地位,如何解決當今局面。
直到一位俊俏的年輕世家公子開口道:“自儒家老祖死亡,還有儒家被滅後,我等的大勢已去,又能如何?”
話音一落,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難看到了極點。
三皇子憑什麼能夠與太子抗衡?
不正是有著儒家的全力支援嗎?
幾百年來的發展,儒家官員遍佈朝野,權利滔天,佔據朝廷三分之一的黨派,能夠左右趙皇的決定。
在民間,儒家的勢力也是如日中天,有著無數儒家書院,儒家子弟,讀書人隱隱約約以儒家為主。
包括三教九流,還有諸子百家,單是儒家一家,就可以力壓其餘諸子。
這就算了,偏偏前些日子儒家還冒出來一位第九境修為的老祖胡天舒。
當儒家老祖,一人一劍,自祖地來到皇宮,一劍而枯木逢春,不知道有多威,力壓整個皇室抬不起頭來。
有著儒家的鼎力支援,對於三皇子來說,這不是天胡局嗎?
甚至當時,趙皇在儒家老祖的壓力之下,已經準備讓位於三皇子,逃之夭夭,做那太上皇瀟灑自在去了。
帝都儒家之人,更是成為香餑餑,不知道有多少人準備投靠儒家,以與儒家交好為榮耀。
甚至有大家族,送上女兒還有家產,只為與儒家書生官員結親,想借儒家老祖的勢力,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