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儒生坐在皇宮高牆之上,
對面是龍影衛統領,還有御馬監徵鎮守太監,更後面則是看戲的一個個皇子還有無關緊要的宮女,妃子,小太監等。
同時,在老儒生的下方,趕來了一個個朝廷官員,其中有儒家門生官員,也有一個個學子。
這些官員都是諸子百家,還有三教九流中的頂尖人士,皇帝任命官員多是從世家子弟,還有諸子百家當中挑選。
這部分人一聽說老儒生有治世三策,立馬臉色正經起來。
有一個當朝大官,並且屬於清廉之臣的中年人迫不及待的問道:
“老先生,敢問您有何方式可以拯救趙國如今局勢,我們這些後輩子弟,當洗耳恭聽……”
對於這些官員來說,老儒生是不是找茬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站在生民的立場了,並且還是一個強大的武者,
他們這些當官的就不能擺臉色老儒生看,也不敢擺臉色。
趙國已經亂的不可開交,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怎麼挽救修補趙國這一破船。
所有人都等著老儒生開口。
想看看這一位第九境的武者對天下有什麼看法。
老儒生沒有立馬侃侃而談,反而反問道:“諸位公卿大臣可知,當今天下為何會亂?”
“不臣之士太多,愚昧者太多,還有他人的蠱惑,以及趙國積弱。”一個官員思考後喊道。
老儒生卻是哈哈大笑,搖了搖頭。
“趙國積弱?不不不,我們趙國,亂就亂在強,我們太過強盛了!”
趙國很強?
趙國要是很強的話怎麼會亂?
龍影衛各大統領面面相覷,感覺這老儒生就是來開玩笑的。
見其他人嗤之以鼻的表情,老儒生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盤膝坐在皇宮高牆之上,
卻是解釋起來:
“我們太強了。”
“第一,地方宗族勢力強大。”
“同姓同宗的大族掌握武者,掌握一地命脈,往往振臂一呼,同族者便報團而上,撕打外人。”
“新官員到地方就任,甚至需要依靠當地大族宗族管理當地百姓……”
“第二,武道門派太強。”
“趙國各地武道門派一個個武者來去自如,掌握兵器,匹夫一怒,便是血濺三尺,無視律法。”
“往往一個門派的鬥爭,會導致大規模械鬥,破壞大,影響大,當地生民苦不堪言。”
“地方官府怎麼管?他們這些人多,實力又強,有武者有刀劍,還會聚眾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