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女帝生涯> 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下) (1 / 2)

第一百六十九章殿試(下)

“為官者,當首重民生。廣開良田……”一殿之上,好些人在侃侃而談。葉明淨的表情誰都看不見,只能從專注的神態上判斷她正在認真的傾聽。

實際上葉明淨這時心裡正在罵,罵這幫紙上談兵的滑頭。說了半天全是空話。聽著好像個個都是棟樑的樣子,她敢保證,這裡面沒一個人知道如何從土質、氣候、灌溉、各類農作物的生長期上來判斷一片土地到底種什麼最合算,如何種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不懂不要緊。她招的也不是農科學家。問題是你不懂就不要裝懂好不好?而且她剛剛明明就說了“良田歷年總在減少”。這幫傢伙怎麼沒一個人提一句了?不是說當臣子的都要揣摩上意的麼?你們自己看看,合格嗎陸詔呢,這傢伙是不是打定主意不開口了?

“陛下,學生有一言。”人群中傳出一個沉穩的嗓音。眾貢士下意識的側開身體。說話的人顯‘露’了出來。

此人一出現,眾人就不自覺的讚歎一聲,好相貌只見他一身淺藍‘色’長衫,鑲墨藍‘色’衣緣,面如白‘玉’、發如烏墨、眼若星辰,朗朗而談:“陛下適才所言‘良田歷年總在減少’,學生聽了深為憂慮。良田稅收,乃是國之根本,年年減少。如此一來,百年之後,我大夏竟無可用之田地了……”

葉明淨呼了一口氣,心說你總算出來了。

在一邊給內閣揮筆記錄的薛凝之詫異的抬頭,這人竟是陸詔?怎麼說這樣的話,瘋了嗎?不對,陸詔不是這麼魯莽的人。他若有所思的轉頭看向葉明淨,十二根冕旒後面,‘女’子的面容忽隱忽現。

陸詔的言詞並不‘激’烈,卻句句影‘射’官員們失職忘本。沒幾句後,他話鋒一轉:“學生一界書生,見識淺薄,今日斗膽妄言,蓋應憂心我大夏百多年江山,既已發現憂患,難道還將此憂患留於子孫後代嗎?亦或子孫後代愁苦於良田數目之時,追溯前緣,知曉竟是由廣平年間開始。學生想起彼時情景,心下慚愧,不能解憂患於初發之時,是為無遠見……” 語聲愴然,開始打悲情牌。

陸詔的策略很簡單,直接將後果鋪陳開來給你們看。上醫治未病。真到了土地兼併嚴重的時候,再整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那時一來鬧的動靜就大了。葉明淨今年才十七歲,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憂患一定會在她的任期內爆發。現在的內閣四人到那個時節或許已經退休致仕了。倒黴的是那一屆的內閣。可但凡官員,誰不會推卸責任?陸詔給了在場的眾貢士們一個思路。

可以預見,未來的內閣閣老一定會在這些人或是下幾屆當中產生。當朝廷遇到土地隱患爆發的時候,那一屆的內閣就有了推脫的藉口。他們可以說這危機是從廣平元年開始的,不是我們無能,實在是在很久以前就有病了啊。當時的內閣閣老們不願治。到我們這時,病才爆發出來,我們有什麼辦法,責任不在我們。

而‘女’帝是一定會贊成這種言論的。因為只有這樣,她的政治才沒有過失,過失是廣平元年的內閣。廣平元年朕才十七歲,剛剛登基,還不是閣老們說了算麼。缺乏遠見,任憑危害社稷的禍事蔓延。這樣一來,這四位閣老一生的政績和清譽全都毀了。史書上也會有記載。

這個問題,陸詔不提也就罷了,他既然在新皇登基第一年的殿試上提了。史官就一定會記載。到時就是明明白白的證據。在座的新進貢士們也不是傻子,只要日後有關於土地兼併的問題爆發,他們第一個就會想起今天。可想而知,他們會理所當然的將責任推諉。

內閣除非有動作,如果什麼都不做,遲早一天會引火燒身。告老退休都沒用。

很典型的陸氏風格,不和你們談什麼大義,咱不是憤青。他直接從切身利益下手,動用威脅。

機靈點的考生已是一臉若有所思。方敬氣的鬍子差點沒被吹飛。董學成大吃一驚。由於有幾分遠親關係,他是知道陸詔這個人幾分的。他在殿試時能來這麼一出,就一定是有天大的好處。會是什麼好處呢?

廖其珍卻是看陸詔很順眼,認定他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後生。

林珂是早早就知道葉明淨在關注土地兼併的事,心中直道這小子運氣太好了,話說到了陛下的心坎上,這次殿試的名次只怕逃不出一甲。

葉明淨心下大快。陸詔果然好用。是不是真的憂國憂民她不在乎。只要能將事情辦成就行。為著‘私’利還是為著天下,曉以大義還是威脅利‘誘’,那又有什麼關係?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該次殿試圓滿結束。

貢士們退下後,葉明淨將考官和閣老們招到南書房,討論今次的錄取名次。按照考卷的筆試名次,陸詔依然排在第五名。葉明淨道:“此人見識不凡,心懷大義。比那些官樣文章做的漂亮的人強多了。”

林珂拱手:“此人的確有才學,文章做得好只是片面之功。古往今來,許多能吏者往往不善文章詩詞。”

廖其珍也撫須:“那小子談吐不俗,風采脫塵。比許多小家子氣縮在角落裡的強多了。酌情將名次提一提也是應該。”

方敬一臉平靜:“不知陛下想將此人排在何位?”

葉明淨笑:“探‘花’郎怎麼樣?這麼俊俏的少年郎,理當探‘花’。”

廖其珍哈哈大笑:“妙,妙探‘花’郎,陛下聖明。”

方敬一愣,他原以為‘女’帝會給個狀元的,沒想到是探‘花’。一甲最後一名,比陸詔的筆試第五名推前兩個名額。雖然是恩寵,卻並不過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