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女帝生涯>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月訓練(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月訓練(三) (1 / 2)

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月訓練(三)

眾人大驚。一男子叫道:“報告”

顧朗:“說。”

男子道:“我們是當兵的,又不是秀才。沒必要學認字。這一條不合理。”

顧朗冷聲道:“太‘女’殿下的親兵,必須要識字。不必做道學文章,只求能看懂大字告示,不求字跡工整,只需別人都能認識。你們這一個月的認字,無需動用筆墨書寫,能在石板上畫出來即可。一個月後若是留了下來,還需繼續學習。這是太‘女’親兵必須達到的要求。覺得不能做到者,可以現在退出。”

不管是‘精’銳騎兵還是未來的中層將士,普及文化這一點都是必要的。識字的意義,葉明淨和李若棠一樣清楚。知識,是開啟廣闊天地的一扇‘門’。只有識文斷字,才可以真正的跨越到另一個高度。

當天晚上,文字授課正式開始。綠桔擔任教官,教授了五個繁體漢字。識字的人自然是興高采烈,不識字的就全體頭疼了。一天扣五分的話,一個月就是一百五十分,那一百分根本就不夠扣的。於是,識字的人頓時成了香餑餑,個個都是補習先生。孫承和忙的不可開‘交’,不停的應眾人要求,將那五個字寫了一遍又一遍。

在士兵們眼裡,成為太‘女’的親兵即意味著有高工資、高待遇。這一點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很吸引人的。於是,那一個個繁複的漢字算了什麼。認全了以後就能月月拿高額糧餉。在他們看來,最容易被扣分的就是這個認字。打架鬥毆什麼的,自己注意一下就行。至於完不成日常訓練而被扣分,你在開玩笑嗎?

葉明淨也不停的在一張張紙上寫下斗大的漢字。給士兵們帶回去慢慢看、慢慢寫。她在李若棠的筆記中瞭解到。這個時代計程車兵們,大多由募兵制徵召產生,皆來自社會底層。只要有一個人能魂到隊長,全家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父母、姐妹、兄弟,一家人都能跟著沾光。所以,這個年代計程車兵們,一份高收入對於他們來說,值得用命去博。所以,這個扣分制,只起到了兩點作用,一,讓他們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性’。哪怕這紀律很古怪。二,教會他們識字。至於用扣分‘激’勵起好勝心和鬥志,在這個時代根本就用不著。因為這是一個會窮死人、餓死人的時代,現實的殘酷和戰場不相上下。

李若棠在筆記中提到。只要能讓戰士們有一種“我參軍打仗,家裡人就能過上好日子。我戰死犧牲,家裡人同樣能過上好日子。”的認知。這些士兵根本就是一支無敵的軍隊。他們情願和敵人同歸於盡,都不願戰敗。因為,戰敗了,意味著除了糧餉,什麼也得不到。同歸於盡了,他的戰友和上司,會把他的那一份戰利品以及豐厚的撫卹金寄給他的家人。比起戰敗、人卻活著要合算的多。

李若棠看到了這種時代賦予的特質。她理所當然的利用了。制定了幾條軍規。第一,她的部隊打勝仗後收繳的財物,可以留下一部分作為士兵們的補貼。第二,在戰勝一個城池後,允許士兵們去掠奪屬於‘私’人的財富。第三,每一場戰鬥勝利後,都需根據傷亡人數取出相應份額的戰利財物充當撫卹金。事後由專人護送至戰士們的家鄉,‘交’給他們的親人。同樣,每位戰士參軍登記時都留有撫卹金收益人的幾個姓名,按照親密關係遞減。這樣的後事保障制度下,她擁有當時最不怕死的軍隊。人人都知道,去李將軍的隊伍裡參軍,是“哪怕死了我一個,也會幸福全家人。”

葉明淨不知道李若棠的鐵血軍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周朝消失的。她讀過《周史錄稿》,周肅宗時代,軍隊已經腐化的不成樣子,吃空餉、喝兵血,比比皆是。曾有過這樣的笑話,某地出現匪‘亂’,朝廷派大軍前去剿滅。按照兵部的‘花’名冊,點播了五萬大軍出發,心道五萬大軍剿滅幾千人的匪‘亂’還不是小意思。結果實際出發的時候一清點人數,只有一萬多一點點。少掉的三萬多,全是空名號。就這一萬多人去剿匪,結果還打輸了仗。最後朝廷只得再次徵兵,派兵。折騰了好一陣子,才將匪‘亂’平定。而周朝,也在這一次次的折騰中耗掉了本已不多的元氣。

最後,當時的皇夫攝政王葉承祜親自帶兵四處清剿匪‘亂’。歷經十多年,才將各地的‘騷’‘亂’平息。他登基後,又採取置換官員,修生養息的辦法,慢慢恢復中原大地上的元氣。終於坐穩江山,開創了夏朝。但同時,顧頭顧不得尾,他也徹底丟掉了對西域各地的控制。夏朝不再像周朝那樣,有大片遼闊的土地來飼養官馬。騎兵數量銳減。導致了西域地段胡人的侵略越發嚴重。要不是武成伯顧緝這位軍事天才異軍突起,夏朝估計都要淪落到和親的份上去了。

而如今,武成伯已老,他的威名還能再鎮壓多久呢?

夏朝的軍隊,雖然不像周肅宗時代那般糜爛。但到底是禪讓來的江山,沒有經過大清洗。很多陋習依然存在。不然,就不會這麼多年只靠一個武成伯顧緝了。勳貴們的後代,還有幾人能帶兵?這些人,少了‘侍’‘女’,只怕連衣服都穿不周全。稍稍一個小風寒,能當成絕症來調養。珍貴‘藥’材流水一樣送下肚。這樣的身體,對於病菌,能有多少抵抗力?兵部的官員、將軍。哪怕是武舉錄取的,也都只是紙上談兵之輩。搞起官場傾軋來,比拿槍扎人熟練順手。人情世故賊‘精’賊‘精’。這樣的人,能上戰場克敵制勝?笑話

夏朝能冒出個顧緝,還碰巧被重用了。真是她家父皇的幸運。

冷兵器時代,得騎兵者得天下。這是李若棠的原話。她特別指出,宋朝就是因為沒有馬,才淪落到“金欺負完了遼欺負,西夏折騰過了‘門’g古人來”的地步。繁華的汴京城敵不過戰馬鐵蹄的踐踏。‘門’g古人的騎兵,每人有四至五匹戰馬輪換。而宋朝的岳家軍,只能用大刀去砍金兀朮的馬‘腿’。

葉明淨寫完給最後一名士兵的大字。微笑著和眾人道別。各自回營房休息。

她需要西域的土地,她需要以萬做計量基數的戰馬。

而承平已久的文臣們,是不會贊同這項計劃的。康熙曾說過,帝王者也不能為所‘玉’為,有時也要受臣子和大勢的制約。不受臣子制約的帝王,是全盛時期的漢武帝,是玄武‘門’兵變的唐太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