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站在隊伍最前面,葡萄牙的球員們正挨個走過來握手。本場比賽,中國隊抽到了主場球衣,將身穿中國隊傳統的白色主隊球衣出戰。
在他們前方是數量眾多的記者,長槍短炮架著。
c羅走了上來,他微微仰頭和殷俊的眼神擦了一下,兩個人的手握上之後也迅速鬆開,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握上了,還是就互相擊了下掌——就像其他那些賽前握手的雙方球員一樣敷衍和隨意。
他們兩個人既沒有眼神上的交鋒,也沒有語言上的交流,什麼話也沒說,手掌和手掌碰了一下,就分開。c羅去找下一個中國隊球員握手,而殷俊也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位葡萄牙的球員。
兩人在俱樂部雖然是隊友,私下裡也是朋友,但是在賽場上,那就只有一種關係:對手!
而且,在出場前,兩人在球員通道已經有過交流,現在比賽即將開始,兩人都已經將注意力放在即將開始的比賽上了。
兩人作為各自球隊的進攻核心,肩負著球隊的進攻重任,甚至是球隊是否能夠繼續在世界盃走下去的希望,壓力都挺大的。
………………
“……比賽開始之後,經過十分鐘的比賽,我們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國隊這場比賽採取了防守反擊,這一點也不出人意料。中國隊也只能這麼做。否則他們的球門就會被打成篩子了……”葡萄牙電視臺的解說員戲謔道。
中國隊確實是打的防守反擊,基本上是徹底放棄了控球權,把足球交給葡萄牙,任由他們在自己的半場來回倒腳,只要葡萄牙不過中線,那就不會上去搶。如果葡萄牙過了中線,逼搶的強度也不是很大。
只有在葡萄牙接近中國隊的三十米區域時,他們的防守強度才會隨之提升。
如果葡萄牙試圖攻入中國隊的禁區,那麼就會遭到中國隊的頑強抵抗。
面對技術型球隊,大多數球隊都會採用的戰術,俗稱“擺大巴”。
葡萄牙也算是世界足壇的技術型球隊,至少中國隊在控球方面是遠不如對手的。如果跟對手拼控球,那絕對會輸的很慘。
………………
葡萄牙面對主打防守的球隊並不意外,他們也有一套辦法來對付這種球隊,儘管要稍微麻煩點,但並不意味著他們贏不了。
中國隊不上來搶,他們就在中國隊禁區前來回傳,耐心等待機會。
中國隊的進攻方式則很簡單,如果球權在他們這邊,那他們基本上不會壓上進攻,也不會採用短傳推進這種雖然成功率高,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進攻方式,而是直接一腳長傳,找頂在最前面的高林。
高林作為本場比賽的箭頭人物,居中的中鋒,他是中國隊全隊最接近葡萄牙球門的人了。
他拿球之後,就利用自己的支點作用來為中國隊尋覓機會。要麼自己帶球衝擊葡萄牙的防線,要麼頭球擺渡,找中國隊的兩個邊前衛,或者是頭球回點,跟後插上的殷俊配合。
不過這種機會實在是太少了,畢竟進攻質量還是要和人數相呼應的,缺乏足夠的人,那就很難辦了。
所以中國隊很難威脅到葡萄牙的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