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秦晚詞又給講了韓信能受胯下之辱,霸王自刎烏江亭等故事。
聽的幾個孩子血脈僨張的。
蓋學堂的事情引起了村子裡很大的重視,尤其是知道這個是“晚記”的養殖作坊的收益蓋的,一個個更加激動了。
因為天氣冷,沒辦法凍土,但是里正已經早早的選定了地方,還天天看著設計圖,彷彿那裡就出現了一個大學堂。
“村裡有了學堂,孩子們再也不用跋山涉水的去其他村子或者鎮上讀書了……”
路上的那些時間,用來背書,用來幫家裡做點兒什麼,哪怕是用來休息,那都是多麼好的事兒啊。
還有書屋,最後秦晚詞直接把書齋的名字就取了三味書齋。
貧家的學子可以免費去看書或者借閱,還能靠幫著書齋抄書賺些銀兩。
里正還委婉的詢問,這學堂的夫子,要不要定下黑土。
秦晚詞失笑:“黑土不能當夫子,他還要讀書呢。”
里正嘆氣,回去和自家娘子還說道:“那黑土家的啊,就是謙虛,咱們家普元回來可是說了,那黑土講的,比他們原本的夫子強多了,他忽然都明白了,看樣子,那黑土必然不是池中之物,不是那隻能考上秀才的先生。”
里正娘子本來就常去那邊兒,一來是聽里正的話,要和那邊兒搞好關係。
二來就是,自家兒子普元,自從聽了那黑土的課,說什麼也不去原來的學堂了。
不去就不去吧,那黑土那個長相,肯定學問也好。
於是這個冬天,他們家普元幾乎就是長在那邊兒的。
普元是里正家的孩子,本來就更加自在點兒,偶爾還會留下來吃飯。
他也小心的問道:“先生,你能留下來教書麼?”
莫予書搖搖頭:“我們留不長久,年前就會離開了。”
普元頓時就失魂落魄了。
莫予言卻和那些孩子說道:“你們基礎沒打牢,如今基礎已經很好了,蒙學跟著誰讀,只要努力,區別就不大了。等以後考中秀才,再去縣學、府學……以後可能還會到南寧的科舉。我在南寧等著你們。”
孩子們回家學了話,村裡人才反應過來:哦,都忘了他們是南寧秦仙女的親戚,本來就是投親路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