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同意了?”
張庶寧笑道:“什麼師父?你該叫爹才是!”
夏知鳳臉色不紅,輕笑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而且我可是師父的正牌弟子,不是你能比的,知道不?”
張庶寧連忙道:“知道,能不知道嗎!對了,老爹還問了你的打算,貴州的條件會差一些,不會影響你研究吧?”
夏知鳳燦然一笑,“在京城才會耽誤事呢!我那個皇家天文館,總有些附庸風雅的人湊合過去,不見又不行,見了也沒什麼好說的。尤其是皇孫現在也有些基礎,可以自己努力,我也不用太過在意。去了貴州,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心讀書,做做研究,其實遠比應天要好的。好幾年前,朝廷就提倡到小城,小鎮子辦學……做研究的,應該遠離喧囂,靜下心來,全心全意做學問,不要被繁華迷了眼睛……可惜的是,到了現在,似乎也沒有幾個學校真的這麼幹了。”
張庶寧無奈苦笑,“人性如此,願意甘心吃苦的,畢竟還是少數。便是我自己的學生,他們願意回家鄉效力,我自然是願意的,可他們能走出去,成為國之棟樑,我更加高興。”
夏知鳳也點頭,“放心吧,我寫書有空了,就幫幫你,最好能建立一所女中,到時候培養出一批吃苦耐勞的人才,也好給我打下手。”
他們夫妻聊著,轉過天,他們準備向貴州進發,也把訊息轉告隆贊,能得到太師的嘉獎,隆贊小小年紀,也是值得驕傲。
不過隆贊倒是提出了一個要求,他之所以能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他從小就在思考這件事……在家鄉,那麼多老人都是說土司頭人開恩,才給了他們土地。
應該感謝老爺慈悲,哪怕得到了土地,也不能忘了老爺的恩典。
而隆贊上學之後,終於得知了事情真相。
隨後在各地宣講朝廷政令,他更是發現,那些頭人不但不慈悲,反而私設刑堂,濫殺無辜,很多交不上稅賦的老百姓,就被活活打死。這些田賦高得嚇人,有些人家,要把產出的七成交給頭人。
自己剩下的那點東西,根本不夠填飽肚子,餓死人是常事。
他還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刑堂,裡面掛滿了殘肢、人頭、人皮,光是那些陳列品,就讓人頭皮發麻,不寒而慄。
書上說的地獄,似乎也不過如此!
“山長,我不知道漢地情況如何,但是光是我瞭解的彝部,還有其他周圍的情況,要讓我們感激土司老爺的恩典,實在是做不到!我認為只要把這些真相揭露出來,就能讓很多人清醒過來。”
張庶寧欣然點頭,“你說的很好,我支援你把這個作為研究方向,而且我也相信你能拿出一個可靠的,有說服力的結論!”
隆贊點頭,他開始蒐集資料,積累素材,就從江西等地開始,上學之餘,就四處走訪,親自詢問,查閱方誌,去衙門翻閱卷宗。
有濟民學堂的學生證,查閱這些內容,都十分方便,甚至還有人會主動幫助他。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查,隆贊很快就震驚了。
因為道理很簡單,在很多書裡提到的勤儉持家,耕讀傳世,誠信經營,樂善好施……不能說一點沒有,但這些事情,都跟發家致富沒有半點關係。
就比如在紀事錄當中提到,沉家最初是佃農,然後靠著勤勞肯幹,漸漸有了積累,隨後買房子置地,辛辛苦苦一輩子,終於能夠揚眉吐氣,昂首闊步,成為受人尊敬的能人。
可經過隆讚的總結,卻幾乎不可能。
因為道理也很簡單,地租這個東西吧,雖說是約定好的,但是可以浮動。
比如說你辛苦肯幹,老老實實,不斷努力挑糞肥田,讓產出越來越多……地主就會以土地變成上等田為名,增加田賦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