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鳳微微一笑,“不全是,也有庶寧的想法。”
提到了大兒子,張希孟怔了一下,隨即道:“你們倆似乎也不小了,有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
張希孟笑道:“趁著我和你師母還不老,幫你們照顧孩子也是可以的。”
這話一說,夏知鳳竟然沒有紅臉,也沒有害羞,顯然她的心臟夠強大。
“師父,我和庶寧商量過了,我要等他把第一批學生送出貴州,送進濟民學堂。”
張希孟又是微微愕然,是啊,當一個地方的年輕人,能夠透過公平合理的方式,走出家鄉,進入朝廷,成為這個天下的管理者之一,實現了身份的躍升,這塊地方,也就會變得忠心耿耿,血肉相連,再也分不開。
“庶寧那小子確實是做一件大事,只是總這麼拖延著,似乎也不好吧?萬一年頭太多了,豈不是耽誤我抱孫子了?”
夏知鳳呵呵一笑,“師父過慮了,庶寧已經摸清楚了那邊學生的程度……而且黃觀已經去了!”
黃觀!
張希孟眼前一亮,要說張庶寧是專研考試規律,從而找到了通關秘密,那麼黃觀就是天授英才,考試之神。
與生俱來的本事,不服不行。
別管多難的考試,人家都是永遠的第一名。
他也從濟民學堂畢業,還跑去了貴州幫張庶寧,貴州學子確實希望不小。
“最快三年,最遲五年,貴州就會有一批年輕人,走出崇山峻嶺,走進最好的學堂,日後成為大明的頂級人才,為國效力。”
張希孟微微頷首,“那好,我就再等幾年抱孫子……不過可這個科技發展,卻是刻不容緩了。”
張希孟立刻給各處寫信,詢問各地的情況。
要說發展的速度,還是首推北平。
伴隨著嶺北之戰的勝利,藍玉移師西域,諸王、諸將,悉數雲集,他們堪稱眼下大明最強的一個軍團。
軍中開支,加上蒙古諸部的市場需求,直接給北平餵了一大碗人參百補湯。
軍械兵器,呢絨衣料,其他的種種商品,海量的訂單落到了北平,使得工廠迅速發展,僱工數量,飛速增加,甚至超過了二十萬大關。
有這麼多工人,整個北平,連同開平,大沽等地,全都百業興旺,人口雲集。
城市人口的驟然增加,產生了很有趣的變化。
其一,北平等地的小吃開始增多,方便快捷,又相對味美好吃的麵條,餃子,包子,餛飩,在北京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