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臣> 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 (2 / 3)

縱觀大明朝,就沒有這麼一個地方,有這麼高比例的犯人。

老朱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這要怎麼治理啊?

總不能一道旨意下來,都給咔嚓了吧?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有點對不住四兒子,孩子還小,就被扔到了這麼個虎狼之地,真是難為他了。

“先生,北平除了犯人多,兵馬也不少吧?”

張希孟點頭,“主公,當下算在北平留守司下面的兵馬,應該超過了二十萬。”

“有這麼多?”老朱一怔,隨即他自己默默算了一下,身為天子,抓軍權最緊,不可能連這個都不知道,那不真成了糊塗車子了。

老朱仔細算了算,只多不少。

首先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他們在光復北平之後,一直駐守北疆,兩支人馬,總算在八萬以上,巔峰期超過十萬。

北平都指揮使司下面,有六衛兵馬,大約是三萬出頭。

朱棣王府直轄的兵馬,也有三萬以上。

此外遼東兵馬,關鐸所部,也算在朱棣名下,這支人馬也有四五萬之多。

還有胡大海統領的軍戶,主要是修築長城一線的,這些人雖然只能算作民兵,但架不住數量太多,足有十來萬人。

這還不算大沽口的水師。

反正粗略算算,朱棣麾下,兵馬絕對有二三十萬。

雖然這些兵馬當中,朝廷會負擔大部分開支,但是兵馬駐紮北平,朱棣自然責無旁貸,需要提供各種便利。

而且諸如王府兵馬,還有修長城的民兵,都司兵馬,這些都是朱棣的職責。軍餉,軍糧,開支像是流水一般,這就不說了。

在遼西,還有李文忠籌建的一處馬場,超過五萬匹戰馬,也要供養!

除了兵多馬多,北平的學生也不少。

張希孟來的時候,見證了北平大學堂第一批新生入學,現在已經是第二批了,又是一千多人。

依舊是那些承諾,該給的衣服要給,該給準備的教材,筆墨紙硯,該聘請的名師,一點不能少。

朱棣就藩這幾年,努力奮鬥,終於從一窮二白,進化到了負債累累。

“竟會如此艱難?”

朱元璋忍不住道:“那北平靠什麼維持?還能支撐下去嗎?”

“現在主要是靠兩樣東西,其一,就是嚴格的徵稅……這點想必主公已經有所領教了吧?”

老朱臉很黑,“北平的稅吏,確實有鐵面無私的一面!”

鐵面無私?

張希孟忍不住輕笑,“主公,你或許還不知道吧?他們抓獲漏稅的,可以獲得十分之一的獎勵,一次上限是五萬貫寶鈔。”

也就是說,你走私了五十萬貫貨物,被稅吏抓到,可以得到五萬貫獎勵,如果查到了一百萬貫,由於上限的問題,也只有五萬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