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臣> 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 (2 / 3)

楊元杲、阮弘道、汪廣洋、楊憲、李習、陶安,這幾個人分領六部,直屬於李善長,算是老朱的行政團隊。

張希孟這個右丞兼領學士院,史館,儒學院,都察院,還有通政院,寶鈔司……協助李善長,輔佐政務。

這個安排其實是很有趣的,由於老朱只是升任吳國公,有些衙門的牌匾需要降格處理,比如史館其實就是國史館的意思,儒學院就是國子監的意思,學士院就是翰林院的意思,都察院則是鼓搗出來,暫代御史臺之用。

這樣一來,整個體系設定也就很清楚了。

假如把老朱看做皇帝,那麼李善長是文官之首,屬於丞相,統領六部,全面負責行政事宜。

張希孟是副相,他統領翰林院——負責起草聖旨,統領國使館——負責修史,執掌國子監——負責人才培養,率領御史臺——監察百官,掌握通政司——負責文字往來,還額外負責發行貨幣。

一言以蔽之,六部之外的事情,全是張希孟負責。

毫無疑問,正常國家不會這麼設定官制的,這是要瘋了!

但是對於一個草臺班子來說,就很有智慧了。

老朱要的還是效率,不可能弄一大堆官員,互相掣肘。

因此核心的施政權力,必須交給一個行政能力強悍的人,李善長因為豐富的經驗,加上這幾年的表現,順利勝出,得到了六部的統御之權。

可問題是如果因此就以李善長為首,毫無疑問,又會讓李善長的權力膨脹過大,不受控制。

所以老朱這才把除了六部之外的權力,悉數託付給了張希孟,造成了一位超級副相!

這位副相能管公文起草簽發,能監察百官,此外還有人才培養,貨幣發行等權力,等於把李善長給盯死了。

反正不管你老李願不願意,咱就這麼幹了。

面對老朱扔過來的海量工作,張希孟也是頭疼,就算再是工作狂,也幹不過來這麼多事!

所幸張希孟也有自己的班底兒,他讓劉伯溫負責起草公文,宋濂負責教育,葉琛負責公文往來,章溢主管監察……至於張希孟自己,除了監督這幾個人之外,就是主要負責發行寶鈔。

而第一個跟隨張希孟的孫炎,卻是沒給他具體活兒,反正就跟在張希孟身後當跟班吧!

其實看似有些混亂,但是大體還是明確的,未來的六部九卿,已經有了雛形。

相應的,武將這邊就簡單了一些……原來老朱設立過五營,隨後又擴大為十營,到了現在,指揮使已經不夠用了。

根據張希孟的建議,朱元璋重新設立五軍,並且設立都指揮使……比如前軍都指揮使,下轄甲字營和乙字營,後軍都指揮使下轄丙字營和丁字營,以此類推。當然了,除了這十營之外,老朱還可以隨時擴編,前後左右中,五軍都指揮使,下轄的各營兵馬,可以達到一個相當驚人的地步。

總而言之吧,就是這一整套體系,在快速向著國家方向發展。

暫時還有些彆扭的地方,等老朱稱帝之後,一切名正言順,也就好辦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