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麼都沒幹,沒得罪你朱元璋,沒招惹你方國珍,憑什麼打我?
看我好欺負嗎?
還真是這麼回事。
張士誠一直在圍攻平江府,方國珍從松江府登陸,攻擊張士誠的後方。老張這邊師老卒怠,疲憊不堪,竟然被打得接連慘敗,難以招架。
張士誠實在是有點沒主意了,他憋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竟然向元廷請降。
方國珍不是已經接受了元廷漕運萬戶的官職嗎?
俺張士誠也投降了,這回咱們同朝為官,你總沒法繼續打我了吧?
張士誠這思路簡直絕了。
不過他距離元廷這麼遠,詔安又不是小事情,來回幾個月也是正常的,所以張士誠和方國珍還要繼續亂著。
而他們亂起來,對誰有好處呢?
毫無疑問,朱元璋選擇了戰術後仰,正是在下!
事實上,從傳出張希孟清廉開始,有一個地方就熱鬧起來了。
正是張希孟弄得糧食銀行。
前面已經說過了,糧食銀行並不便利多少,發出的市場券也相當繁瑣。
朱元璋佔領金陵之後,糧食銀行也在江南開展了業務,但是對不起,江南根本推不開。
畢竟信任還沒有建立起來,而且江南相對富庶,金銀存量不少,朱元璋為了發展商業,並沒有像元廷那樣,禁絕金銀,甚至還鼓勵金銀交易,只要納稅就好。
正因為如此,糧食銀行和市場券沒什麼進展。
按照預估,甚至要等到糧食收穫之後,才有希望。
畢竟在滁州也是這樣的。
可是自從傳出張希孟家徒四壁,身無分文之後,跑糧食銀行諮詢的人就多了,而且還都是富商。
大傢伙的邏輯也很簡單,在這麼個混亂的時候,一個清官,比熊貓還要珍貴一萬倍!
朱家軍能有這樣的清官,也自然值得信賴託付。
與其把錢財藏在家裡,埋進地窖裡,為什麼不拿出來,存到糧食銀行。只要能保證安全,也不用多少利息,甚至給點保管費,都是可以接受的。
“張先生,如今上位的威望大增,百姓又稱讚您這位清官,咱們朱家軍的風評,簡直不要太好啊!”
郭英興匆匆向張希孟彙報情況,臉上洋溢著笑容。
哪知道張希孟一點都沒有笑,相反,他繃著臉,怒視著郭英,眼神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