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樣的心,去造船建水師,沒有個不成的。
意識到這一點,俞廷玉和廖永安的頭都下意識低下來,驕傲又少了三分。
張希孟看在眼裡,繼續道:“主公有志天下,也不會只是著眼中原,蒙古席捲天下,征戰萬里,滅國四十。如今西部諸藩屬汗國,不計其數。這些國家未必不在主公的心上……巢湖太小了,長江也太窄了!真正的水師,要橫行海上,揚天威於異域。你們或許覺得我在這裡說大話,但是要成就大業,就要先有眼界格局……水師不可能是誰家的私兵,更不可能只是幾艘船,幾萬兵。水師需要數量眾多的造船廠,需要從各地調撥木材,需要全天下的能工巧匠,還要有各地的糧米商貨。”
“如果只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水師就很難做大。當然了,水師做大,就需要廣闊胸懷,海納百川。你們既然選擇投靠主公,就是想成為朱家軍的一部分,從而建功立業,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如果沒有這個心思,守在巢湖當山大王豈不是更好?”
兩個人眉頭亂抖,心中澎湃。
道理都被張希孟說清楚了,但要邁出這一步,還是太難了。
俞廷玉就說道:“都督,實不相瞞,我們家四代人,都在巢湖為生,那些老卒都跟了我們幾十年,早就習慣了。換了別人,他們不認啊!”
張希孟一笑,“是啊,總歸會有些困難,但是一支強大的水師,是主公爭雄天下的本錢。水陸兩條腿,缺一不可。你們也看到了元軍的船隻武器,比起我們可強了太多。我已經下令,調撥一批投石機和火藥過來。往後還有更多的船隻,水手,糧草軍械……接受整編建議,自然能得到優先補給。總不能抗拒命令,還能得到好處吧?”
張希孟這已經是直接利誘了。
任何軍頭,都有天生的擴張衝動……誰不想自己手下的兵越來越多,裝備越來越好,可以支配的軍費越來越豐富。
張希孟手握著這些東西,不愁他們不上鉤。
當然了,這麼做並不能消除家族的痕跡,水師依舊要以俞家和廖家為主,但水滴石穿,總有完成正規化建設的一天。
甚至說只要打進了集慶,張希孟第一條建議,就是成立軍校,不光是水師,連陸軍都要接受進一步整編。
總而言之,一定要渡江,要有一個廣闊的空間,好能大展拳腳!
俞廷玉和廖永安沉吟良久,終於點頭,俞廷玉也道:“都督,我們既然歸附了上位,就一心一意,絕沒有要當草頭王的心思。只是盛情難卻,人心難違,部下太多,總有些想不通的。”
張希孟笑著點頭,“俞老的心思我一清二楚,你放心,我已經準備好了田畝土地,還有船廠碼頭,林林總總,位置多的是。這次投靠過來的,都是有功之臣,在分配上面,會按照士兵待遇,享受雙倍口糧田。就算被裁撤下來,也會讓大傢伙過得舒服富足,不讓你們難做。”
俞廷玉這才鬆了口氣,對張希孟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實力展示了,道理講清楚了,現在把好處也送來了。
還能說什麼?
乖乖聽話吧!
幾乎兩家連夜開始整頓水師。
首先,那些只能打漁的小船,還有一批上了年紀的老卒,都被裁撤下來。
兩邊統合所有樓船,廖永忠率領十二艘,併入俞廷玉麾下,俞通海率領二十一艘,併入廖永安麾下,將各自的樓船數量保持在五十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