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大唐貢舉上京赴試之前,誰不要漫遊天下已廣見聞、交好友?我只恨當日家貧。上京又急,沒能象其他舉子般遊歷四方。交朋結友原是個知心投契,這要緣分半點強求不得,但未能親歷我大唐秀麗山川,誠然是我心中第一大遺憾。‘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謫仙人這短短八字使人聞之便油然而生嚮往之情啊!”,說到這裡,唐離又是一聲深長的嘆息。
聽著這話,李泌真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除李太白這號兒酷愛山水的人之外,其他那些舉子又有多
甘情願去漫遊的?還不是想借著漫遊的機會一來廣交學問;二者更重要的是求四方干謁,希望能在到達長安之前就博出些名聲來。這都是不得已的辦法,若是能十七歲就中舉,打死這些人怕也不願千里萬里地周遊了,眼前唐離這番聽來懇切無比的話語怎麼聽都有“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之嫌,想到這裡,李泌也只能微微苦笑著敷衍道:“別情才情曠逸而有山水之志,誠然名士風度!”。
唐離見李泌說話間言不由衷的樣子,知他是對自己的想法不以為然,這也難怪。比之他這個後世穿越人。唐時,尤其是盛唐前後人的功名事業心明顯重了許多,在大唐極盛中長大的他們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想法,李太白如此,杜甫如此,眼前這個胸中大有丘壑的李泌道士也是同樣如此。不同時代背景下長大的人。想要他們與自己所思所想產生共鳴。也委實太不現實了些。
針對唐離意欲退隱的想法草草敷衍了兩句,李泌當即轉了話題。左右看看後低聲道:“別情,近些日子你可覺察出異常來?”。
“什麼異常?”。
“楊相!”,臉上露出一個思慮地笑容,李泌低聲緩緩道:“自別情你平叛功成回京之後,在這朝堂上楊相可是步步退讓,只要別情你所提議之事,他一回都沒駁過,若說這些都是為避你之大勝後的鋒芒倒也勉強說的過去,只是節度使改護軍使這關係到軍權的大事他也不聞不問,就有些太反常了,可不象是咱們這位首輔相公一貫的行事風格”。
此事唐離也是早有所感,這些日子也沒少思量此事,卻始終沒明白楊國忠此舉的目的所在,此時見李泌也有同感,難免心下一凜,“先生以為……”。
李泌微微搖頭,“我也不明白楊相此舉何意,若首輔相公真改了性子固然是好,若然他是另有所圖,別情你可真要小心了。現在能忍讓如此,那其所圖必大,別情小心些總沒錯”。
聞言,唐離點點頭,“我省得”,他正要再說話時,就聽後邊一個公鴨嗓子般的聲音高聲道:“鎮國公留步,留步!”,二人扭頭看去時,卻是太后身邊得寵的黃太監到了。
由承天門重入宮城,與李泌道別後唐離便直接往花萼爭輝樓而來,這幾日楊妃也是忙的很了,往日如凝脂般地臉上也有了黑色地眼暈,人也累的斜靠在錦榻上不想動彈,不過她的精神頭兒卻是格外的好,臉上笑意吟吟分外動人。
照例譴散了大堆伺候的宮人,只留著小玉在身邊侍奉,見那些宮人都退下後,唐離負手緩緩走到楊妃身後,邊有修長的手指幫她按摩肩背,邊責怪道:“看你都累成什麼樣了,不好生休息,還叫我來做甚?”。
唐離這體貼地動作讓楊妃臉上地笑容更多也更柔情,歪側著頭將臉在唐離地手背上輕輕廝磨,楊妃淺淺笑道:“睿兒總算大婚了,從此這宮裡就有了正主兒,我便是再累也心甘情願!”。
唐離自然知道楊妃急的是什麼,聽她這般說,頓時笑著沒好趣兒地颳了刮那滑膩膩的臉蛋兒道:“好個不知羞的!就這麼急?”。
“我就是不知羞,你就不急?你要不急,怎麼每次見著我都是毛手毛腳的”,這一刻,楊妃仰頭看向唐離的眼中,那絲絲春情濃的都要滴出水來。
聽楊妃將這般兩人獨處時的調情私語都說了出來,唐離看了看身後的小玉一眼,神情頗有些尷尬,“別說胡話了,到底找我來有什麼事?”。
見著唐離這舉動,楊妃嬌笑聲道:“小玉自八歲上就在我身邊侍候,以後總要隨我一起出去的,早晚還不是你的通房丫頭,怎麼,狀元郎現在就惦記上了?”,她這句半真半假的玩笑頓時讓站在後邊的小玉鬧了個大紅臉,見唐離蹙起了眉頭,楊妃這才收了調笑低聲道:“阿離,今天找你來是有一件事商量。”
原本為楊妃輕按著眼角的手向下一滑,藉著身子的阻擋,唐離在她臉上不輕不重的捏了一把後才道:“什麼事,快說”。
作嬌作痴的瞪了唐離一眼,楊妃順勢抓過唐離的手,在臉上滑滑的廝磨著道:“阿離,睿兒已經成婚了,陳家那閨女兒也盡是個聰明伶俐知道規矩的,又有幾個閒的太久,心熱如火的太妃指點著,管好內宮當無問題,我想瞅著這個空當兒回劍南道一趟,你陪我一起?”。
“回劍南!好生生你怎麼突然冒出這麼個主意?”。
“我十幾歲離鄉土,眼瞅著都滿二十年了,中間不曾回去過一次。這以後真要出家做了黃冠,還不是要隨著你,怕是更沒機會回去了,就眼下這空當兒是個機會,阿離,護軍使之事也忙的差不多了,你就當疼我,陪我走一遭不成嘛?”,粉嫩的臉在唐離手背上廝磨的愈發輕柔了,楊妃臉上滿是緬懷的神色,“我們現在動身,待到了劍南正該是秋末,劍南的山好,水好,景色可真是美極了,山嵐疊翠,竹海綿延,阿離,你一定會喜歡的,陪我去成嗎?”。
想著眼前這個傾國絕色佳人為了自己連太后也不肯做了,看著楊妃眼中滿是小女兒的求肯,唐離雖覺得這提議實在太突然,卻也沒法子一口回絕,沉吟了許久後才道:“你是太后之尊,那兒能想走就走,我也不是駁你,但此事總需從長計議”。
“阿離你答應了!”,楊妃臉上綻放出一個燦然笑容,原本斜靠在錦榻上的她坐起來反手報住唐離的腰,頭埋在小情郎懷間拱來拱去興奮不已,口中樂呵呵道:“睿兒孝順的緊,凡我跟他說過的事就還沒駁過,去得去不得你就不用操心了,且回家收拾行裝準備動身吧!”,說做就做,此時的楊妃就象個久嫁在外,終於有機會回孃家的小媳婦兒一樣,對唐離說完這句話後,當即起身下榻道:“小玉,走,見皇上去。”
楊妃的自信的確是其來有自,唐離從花萼爭輝樓回府沒多久,就有宮人到府傳旨,旨意中先是將楊妃的德行狠誇了一番後,又言太后離家多年,現有思鄉之意,天子雖有心孝道親送南歸,無奈國事纏身離開不得,乃譴重臣唐離代為護送,唐愛卿朕之腹心,必能克盡職守,安然送往迎歸云云。事已至此,容不得唐離再辭,當下接旨謝恩,言明三日後準時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