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地方誌上記載的名字。
這個魚去疾曾經當過昌南城別駕,為官之時兩袖清風正氣凌然,深得當地百姓愛戴,後來被皇帝調去京城任職,十五年之後又因為某些緣故被罷官去職,又回到了昌南。
回了老家之後,魚去疾依然樂善好施,名聲很好,曾經在饑荒之年散盡家財,救了不知道多少條人命。
之後有一年正逢雨季,昌南河水暴漲引發了澇災,魚去疾仗著一副好水性,多次下河救人,但在救起幾個孩子之後,因為精疲力竭沒能爬上岸來,被河水吞沒。
當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於是寫了萬民書送往京城,唐高宗李治便下了一道聖旨,封魚去疾為昌南河神。
之後地府也感念其善心功德,真正將之冊封成了河神掌管昌南河。
這便是昌南河神的來歷。
後來的故事,有可能是這位河神隨著地府諸神一起征戰葬土,然後戰死。
河神府自然也就空置了下來,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殘破,變成了一處遺蹟。
——
夜幕不知不覺間便悄然降臨。
荒野之中,白家三個兄弟正湊在一起,他們各自站好方位,圍著一座搭好的祭壇,祭壇上,擺放著諸多邪異的物品。
白必福臉上帶著幾分期待與激動。
“只要咱們可以捕捉到那縷香火之氣,便佔據了主動權。”
“到時候,想辦法讓大槐樹加快速度成長,化作完整的鬼物。”
“再透過這縷香火之氣,將槐樹身上的一切死氣怨氣,全部嫁接到那尊城隍身上!”
“雖然此舉不能真正傷到那位城隍,卻可以讓他被麻煩糾纏,再沒有精力阻攔咱們。”
“我們三個到時候就趁機做事,替代昌南河神,只要成功,從此之後便不用再懼怕!”
“......”
在三兄弟做法的瞬間,遠在昌南的鐘離便直接感應到了。
“居然敢對我直接做法?”
鍾離挑動眉梢,臉上露出驚詫之色,如此膽大包天的他還真沒見過,哪怕是葬土來的那些厲鬼都不敢打城隍的主意!
他稍微感應了一下便發現,那些人到底還是沒敢直接對自己故意留下的那一尊法相動手,而是將目標轉移到了坡西村!
“坡西村...”
鍾離眼眸中露出幾分思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