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師傅鄧鋼電話之前,黃徵下臺回到休息區的時候,自認為已經徹底看透了剛才落後的原因,可是聽師傅在電話裡這麼一分析,黃徵立馬覺得,自己看的太淺了,師傅說的才是本質。
師傅說的對呀,修餌確實在前期會明顯影響到魚鉤入口的成功率,但是有利有弊,到了中後期,再去修餌,影響的就是窩子裡的整體投餌量了。說到底還是黃徵生搬硬套不知道及時的變通,這才在比賽裡吃了虧。
這下黃徵思維裡最後一塊短板被補齊了,對上一場魚為啥沒釣好的總結,徹底圓滿。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吐槽,不就是每次拋竿,魚鉤上拉餌簡單修餌取下來的那一丟丟的餌料殘渣嗎?十五分鐘的比賽,到了後面,就差這一點??平常在黑坑,或者野釣的環境裡,從來感受不到這其中的差距呀。
這話說的也對,也不對!
普通野釣跟常規黑坑確實感受不到差距,但競技塘不一樣,尤其是這種密度相對比較高,魚情又存在特異性的競技釣場裡。
餌料是啥?餌料是釣手跟水裡魚進行溝通的主要媒介跟手段,只要魚的攝食慾望比較高,那投餌量的大小,就是魚群聚集的關鍵性因素。
而且這種差距,還會因為魚引魚的效應,而產生類似滾雪球般的變化。
這裡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正是十五分鐘的短時間救了黃徵,如果比賽是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一場的話,後面窩點裡魚群密度的差距,會比現在更大。
「那……師傅,就現在這些情況,我這邊怎麼搞能挽回局面呢?您給支個招,我現在腦袋有點亂!」黃徵硬著頭皮找師傅求助。
鄧鋼沉默了大概三秒,略微思考了一下之後嘆了口氣說道:「釣定層的戰術,你很難能贏的過張揚,剛才我全程看著呢,他幾乎沒有任何明顯失誤,你發揮的再好,基本也就跟他五五開撐死了!
要不然,你釣小跑鉛,短子線吧?」
「啊?小跑鉛短子線?」聽到師傅這個提議,黃徵一愣,感覺有些迷湖。
這裡是物件魚競技塘,雖然魚口有點滑,但基本都會在底部跟離底十公分以內的下層水域吃餌。
小跑鉛這種釣法直接八字環觸底,搭配短子線的話,翻身到位的時間非常迅速,可以做到快速攻底,比正常的調釣,到位時間要快的多。
鄧鋼繼續說道:「對,你沒聽錯,我也沒說錯!
這一招有一定的適用前提,但是我之前打電話找人問過了。
天天魚競技塘這邊,水下底子還是蠻幹淨的。春天的時候剛剛清過塘底。
如果魚能認真的在底下吃,小跑鉛加短子線的釣法釣起來並不比現在這種離底定層的釣法慢,而且過濾掉一些雜口,魚多了之後,雙尾的機率也會高一些!
」
「用n003那款漂,直接調到八字環到底?」黃徵認真聽完師傅的解釋之後問道。
「對,003的二號漂就夠用!子線一定要放短一點才有靈敏度!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可以讓你在頻率跟節奏上有機會贏張揚的釣法了!五局比賽,後面還有四局,你還是有機會反超的!戰術我告訴你了,用不用,你自己做決定!」
「好,我聽您的!」黃徵像是做了個重大決定似的抿著嘴唇,對著手機攝像頭重重的點了點頭。
跟師傅打完電話,黃徵這邊立馬開始了上場前的重新準備。
只見他從工具箱裡取出了一副泡沫盤上做著單獨記號的新主線,將主線鉛皮座上裹著的鉛皮取了下來,隨後又開啟另一個只有三四十公分長的短子線盒。
像黃徵這種整天全國各地釣魚比賽的職業釣手,參賽的準備工作那是相
當到位的,為啥看起來大包小包的那麼臃腫?實在是準備充分,好多東西寧願準備了用不上,也絕對不會在需要的時候,拿不出來。
就比如鄧鋼說的這個小跑鉛短子線釣法用到的短子線,長度只有不到十公分,正常的臺釣競技釣手,哪有準備這玩意兒的,但黃徵就帶著,而且是滿滿一整盒,大號小號魚鉤子線,型號就非常齊全。
至於八字環觸底的鉛皮吃鉛量,也是來比賽前就準備好的,只要線號一致,浮漂沒損壞,那裹上提前準備的鉛皮基本不需要再剪鉛皮調整,只需要在使用前找準水深跟水底基本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十分鐘的修整時間,張揚跟黃徵這邊時間很快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