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轉回張揚這邊,在逗漂中獲一條魚之後,張揚接下來的做釣風格相較於前面兩節比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張揚不再執著於放口抓雙尾了,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逗漂抓搶口漂相上。
會釣魚的人都知道,逗漂之後如果有魚給口,那動作幅度是比正常吃餌要格外大好多的,魚在水底安穩的吃餌,可能就半目的漂相動作,如果逗漂吸引魚攻擊餌料的話,可能給口就是一目起步。
這種釣法,其實應對現在這種還算積極樂觀的魚情是有點浪費的,能聚魚抓雙尾,效率明顯比逗釣逮個漂亮口要高出許多。
但是張揚偏偏就這麼做了,反正穩贏的局兒,抓雙尾這種釣法張揚已經徹底摸透了,沒有任何挑戰性。
但是逗釣不一樣,在張揚看來,後面幾輪的比賽,這個釣法將會是主流之一,魚越難釣,逗釣的效果就會越好,張揚權當居安思危,提前給後面的比賽做摸底訓練了。
就這樣,張揚不再執著於放口逮雙尾,而是每次釣組雙鉤到底,都挑逗一下主抓那個追上來的頓口,成功率超級高。
這下,直播間的老於跟孫奕激動了,直播觀漂的效果,簡直炸裂呀。
要知道電視機前或者直播間裡,看釣魚的觀眾,大部分人的技術水平是比較一般的,小的陰口動作,抹漂動作其實觀賞性並不大,但是這個逗漂動輒一目的大頓口呢,看得人心裡咯噔咯噔的,堪稱熱血湧動。
“於老師,您覺得,鏡頭裡的張揚是不是知道咱們在直播他的視角,故意給大家搞直播效果呢!這中魚的漂相也太過癮了吧!”孫奕笑呵呵的問道。
於文生卻搖了搖頭:“我覺得不太像,直播視角問題,完全是咱們臨時起意安排的,也沒跟他溝透過,他比賽中也沒功夫看手機,怎麼知道現在在直播呢!所以你這個猜測,可能性不大!”
“那?他為啥原來放口抓雙尾的釣法不用了,改成現在這種逗釣呢?”
“我覺得,他應該是在為後面的比賽做準備!”
“嗯?您從哪裡分析出來的?”
“你看看張揚分鉤之後上餌前的動作!他一直在微調自己餌料的狀態呢!”於文生特別提醒道。
鏡頭很快給了個近景特寫,果不其然,張揚左手託著比拳頭小一圈的餌團,每隔幾秒鐘,就會輕輕的顛一下,順帶著用指尖歸攏一下上一杆拉餌後在邊緣造成的毛邊,讓餌團一直保持著外表比較圓潤的狀態。
雙鉤子線分開放到一線磁上,圓潤的餌團壓在鉤尖上方,微微用力,雙鉤就是兩顆圓潤飽滿毛茸茸的餌球。
在於文生提醒之前,孫奕是沒注意到這個細節的,事實上,就算老於提醒了,孫奕也不知道張揚這個動作有啥實際意義。
以孫奕的淺顯認知,只是覺得張揚拉餌出來的兩個餌球狀態非常好,瓷實,圓潤、飽滿。
“張揚拉出來的餌團好漂亮啊,不大不小,看起來很飽滿!”孫奕看完之後評價道。
於文生抿嘴笑了笑解釋道:“這只是表象,要透過現象看到其中的本質!
拉餌這種釣法,其實非常看重操作手法,同一款餌料,不同的人手裡,效果是不一樣的。
就算在同一個人手裡,不同時間點,不同的手法下,也是有區別的!
我覺得,張揚此刻在找餌料最適合當前魚情並且是跟逗漂釣法相呼應的那個狀態!
不斷地歸攏餌團,一直讓表面處於相對光滑的狀態,那雙鉤拉皮上餌的時候,餌料就會相對更加瓷實。
這樣在逗漂的時候,雙餌在水下的狀態就會更好,不至於吸水後太過蓬鬆,一逗漂,餌料從鉤子上脫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