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回到過去當釣王> 第446章 溫水煮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6章 溫水煮蛙 (1 / 3)

於文生掃了一眼時間,即興說道:“現在比賽已經開始三分鐘了,咱們看看目前王超跟劉文波的當前比分如何!

5:5暫時處於平局狀態,看起來,今天下午的比賽,有點膠著呀!”

孫奕:“比賽成績確實有點膠著呢,是魚情的原因嗎?於老師您也是資深釣魚人了,對今天下午的魚情怎麼看?”

兩個人的溝通非常流暢,隨便幾句話的功夫,就把話題扯到了比賽魚情上去了。

這是倆人開始直播之前就對好的溝通話術,直播解說也是需要話題框架的,在主要話題框架的基礎上再現場發揮一點比賽中的情況,電視直播呈現出來的內容就比較充實了。

於文生回答道:“原本在開賽之前,中午不是下了一會兒雷陣雨嘛,當時我還有點小擔心來著,但是現在從場上的浮漂動作跟吃口情況來看,比賽場物件魚一號塘的魚情還是可以的!

在16強開賽之前,我作為解說嘉賓,參加過賽事籌備組這邊的內部會議,所以對一號塘的情況瞭解是比較多的!

從工作人員那邊瞭解到,一號物件魚坑這邊,整體以白鯽為主,還有少量的工程鯽、紅色跟金色鯽魚,總尾數大概要超過五萬尾,密度是挺可觀的!

不過比賽塘的面積也比較大,平均密度的話,不是太誇張!

另外,銀鯽的個頭也略大一些,平均體重一兩半到二兩。這種體重範圍的鯽魚,也限制了好多釣法的應用!”

“哦?一到二兩的鯽魚,應該還是比較常見的吧,這麼大的鯽魚,對釣法有什麼明顯的限制嗎?”孫奕繼續問道。

“如果是新投放的生口鯽魚,可能對釣法的限制不會太明顯,這麼大的魚活性跟運動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介面,追高,甚至上浮,都行。

但據我所知,塘裡的魚,並不是生口魚,而是經歷過兩三年持續練杆、比賽,反覆釣放的老滑魚!

正常白鯽二兩重,可能也就長個兩年左右就差不多,但是塘裡的這些魚,歲數至少要四五歲了,密度略大,缺乏足夠的食物,又經過長期的反覆釣放,所以在吃餌習性上,做釣難度會大一些!”

正說著話呢,鏡頭上王超的浮漂在翻身到位平穩下行的過程中,噗噗,出現兩個連續的半目頓口。

“哎哎!看這漂相!王超老師怎麼不提竿啊!”孫奕看到這頓口有點急了。

但是場上的王超,似乎吃過抓口上的虧,這次連續的頓口,並沒有提竿。

於文生抿著嘴微微一笑:“哈哈,看著漂相動作挺誇張的吧,這種漂相其實逮口成功率很低的!”

似乎為了印證於文生的話,王超隔壁劉文波的浮漂,同樣出現了類似的漂相動作。

劉文波抓口就不是那麼沉穩了,眼看動作有機會,立馬手腕一抖完成了刺魚,不出意外的這一杆空槍了。

於文生說道:“看吧,我就說這種漂相抓口的成功率不高!”

“額,於老師,我有點看不懂了!按道理,連續的頓口漂相,成功率應該挺高才對呀!哪裡出了問題呢?”孫奕揣著明白裝糊塗,繼續討論起來。

“生口魚的話,這個漂相抓口成功率很高,但是滑口魚就不行了!老滑魚挨多了鉤子,吃餌的時候會比較小心,像剛才這種漂相,是由快速吞餌,然後瞬間吐出來的動作組成的!

在職業釣手當中,這種現象叫做涮餌,快速的吞吐餌料,將餌團給涮出大量的殘渣,然後魚就會很雞賊的撿拾殘渣吃,避免被釣上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首先是抓口,這種動作明顯很誇張的漂相,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是從餌料狀態,味型上下工作,用老滑魚戒備心比較低的餌料,或者把餌料狀態開的非常輕,一吸瞬間能到喉嚨的那種絮狀,成功率就比較高了!”

於文生不愧是資深釣魚高手,對競技塘老滑魚的特點了解非常深入,實戰如何暫時沒法評價,但是從理論層面上來講,於文生的知識儲備絕對非常到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