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回到過去當釣王> 第438章 註定的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8章 註定的結局 (2 / 4)

透過場外隊友協助,意識到問題的黃徵,在吐出一句髒話之後,立馬起身開始了針對性的調整。

對岸的張揚用飛磕可以釣到63尾,那自己換上肯定也能釣到差不多的成績,只要魚情稍微好一點,三節比賽追十來條魚是有機會反超的!

黃徵的想法沒問題,但他高估了自己的飛磕技術水平,也低估了張揚的能力。

這麼說吧,如果單論飛磕釣法這一個單項的技術打分,滿分一百分的話,張揚至少有個98分,而黃徵呢,能過85分就不錯了。

站在局外人完全客觀公正的角度上來看倆人掐魚這件事兒,在張揚做出魚情可以用飛磕釣法來釣並且贏下了黃徵第一節的時候,黃徵已經輸了,後續再努力,也是徒勞。

很快,第二節比賽開始了。

張揚摸清了魚情,很快按照最有效率的策略開始了前期帶窩,然後開始拿魚,幾乎完美復刻著第一節比賽的發揮。

反觀黃徵呢?更換了飛磕用的硬杆粗線裝備不假,但是在實際做釣當中,卻沒有立刻找到開杆適合飛磕釣法的比賽節奏。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了,啥叫比賽節奏?黃徵明明也是飛磕技術九十分以上的高手,張揚能行的,黃徵做不到?你這個說辭,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還真不是。

何為比賽節奏?聽起來好像挺高深,說穿了,其實就是什麼節點上做什麼事兒的一系列行為。

張揚在第一節比賽的時候,五分鐘的時間,就透過試釣判斷準了魚情可以飛磕,後面一系列的做窩、拿魚微調比賽的實際操作找準了最適合飛磕的節奏。

什麼時候做窩,什麼情況開始拿魚,抓什麼樣的漂相,都是做釣節奏的一部分。

而這時候的黃徵呢?第一節用的是全程純飛抄鯉魚的操作,熟悉的也是飛抄鯉魚的做釣節奏。

第二節比賽開始之後,張揚已經在第一節完全摸清了該如何操作最合適,黃徵卻沒法把飛抄鯉魚的節奏套在飛磕上,誘魚聚魚速度跟效率的差異,無法直接生搬硬套。

這時候,如果黃徵夠拎的清的話,魚情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直接肉眼觀察加硬跟張揚的拋竿做窩頻率適應飛磕節奏,是最優的選擇。

但是黃徵並沒有這個認知,在換上飛磕連續拋了五杆雙鉤散炮窩子,換了搓餌開始逮口發現魚情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暴躁之後,黃徵慌了!

在競技釣手的思維認知當中,線組粗,鉤子大,魚竿硬,這些條件對魚來說其實都是不友好的,如果魚情不匹配,那將是一場災難。

黃徵這一慌,手裡的技術發揮就不免受到了影響,心浮氣躁之下,失誤就來了。

這不,又悶頭做了幾桿窩子,總算見到了第一個吃口動作。

半目左右的小頓口,心底一直懸著的黃徵,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還算乾脆的吃口動作,毫不猶豫就提竿刺魚,先把開杆魚搞上來再說。

就聽到嗖,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