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魚情不太明朗的時候,溼散的容錯率就要比干散大得多。
有句順口溜咋說來著,魚情不明小炮先行!這裡說的小炮,就是溼散!
咱們上餌的時候也不一定非要上大號三角炮,好多時候捏個小三角炮,可能效果會更好!”
張揚一邊解釋,一邊手上動作又開始演示了,眨眼的功夫,一個小了一圈的三角炮被他上到了魚鉤上。
“幹散餌,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作為誘餌存在的,而溼散不一樣,它可以承擔一部分幹散誘魚的作用,還可以充當拿魚逮口的作用!
看起來這個小散炮沒啥特別的吧?入水你們再看看?”
小溼散丟進水裡,很快幾條楞邊都脫落光了,只剩下鉤柄位置上一個接近圓形的餌芯兒。
單從個頭上來看的話,這餌芯兒的大小,剛剛包裹住整個魚鉤,看起來跟個普通的小搓餌差距不大。
“邊邊角角都融化脫落了,餌芯兒正好可以拿來釣魚,許多膽子小一些害怕大霧化的魚情,這種小溼散餌搭配一定的做釣節奏,效果非常不錯!”
說話間,張揚沒等餌芯徹底脫落,猛地抬起子線,將餌芯留在了水裡。
“三角炮我見過不少釣魚高手都在用,但是這個小溼散,好像沒注意到什麼人用,更多的時候,都是用搓餌了,用的人少,是什麼原因呢?”
老徐看完張揚的演示之後,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在這一圈水友裡,老徐已經成了大家的領袖,幾乎主要問題都是他在詢問。
張揚笑著說道:“用的人少,是因為門檻高唄,隨便上個搓餌,不管啥魚情,都沒有太大的過錯跟風險,而溼散,大多數普通釣友又無法精準的掌握狀態,用的人自然就會少許多!
不過這個溼散絕對是後面的主流趨勢,對付一些不太健康的魚,或者不夠快的魚情,溼散可以說是最優選!
單純的搓餌,是沒有多少進攻性的,大部分釣手都是利用搓餌帶散炮,來彌補進攻性的不足,但是二次上餌操作繁瑣,效率不高,這時候如果手法過關,一顆狀態合適的小溼散餌,就可以完美滿足所有需求!
而且,溼散餌的調整餘地是非常大的,魚情一旦發生變化,可以很快做出調整!
比如現在水比大了開的溼散對吧,釣著釣著,發現魚活性上來了,搶食嚴重,這時候一把輕麩往溼散裡一抓一攪和,幾秒鐘的功夫,就可以把進攻性拉滿!
這麼說吧,我有預感,在往後兩年時間裡,普通中低密度黑坑的魚情絕對是溼散餌的天下!
當然,溼散餌畢竟存在散落,也不是萬能的,在一些特定的魚情下,搓餌效果要比溼散更好。
說完了溼散,再給大家順帶著講講搓餌吧!先說說搓餌的開制方法,以及完美的狀態是啥樣子的!
黑坑魚情,大多數情況下,都講究個濃引淡釣,也就是誘魚的散炮味道最好要比釣魚的手食兒味道淡一些,這樣魚吃餌比較沒有警惕性!
這樣的搓餌怎麼開呢?很簡單,隨便抓一把散炮,摻和一點本味的同款基礎餌,再適當的加一點水跟輕麩,把餌料打軟就行了,就像這樣!”
說話的同時,張揚的手又開始動了,隨便捧了一大把散炮在另一個盆裡,加了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本味基礎幹餌,又隨便用手撩了點水,繞著一個方向持續的打揉了幾個回合之後,一團搓餌就被他開好了。
“黑坑裡釣魚,一般不會考慮避小魚的因素,所以搓餌的餌團,不要開得太硬,以啥為標準呢?個人覺得,柔軟度,以人的耳垂為標準,就比較合適!”
張揚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很隨意的在餌團上揪了一團下來,大拇指隨便一搓,將餌團搓成了圓條,大拇指的指尖又從中一掐,輕鬆的一分為二,很熟練的上在了子線兩顆魚鉤上。
“搓餌的餌料性質,決定了同款餌料,搓餌的比重要比拉餌跟散炮更加重一些,所以在上鉤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搓餌的大小!
如果是帶有補充底窩的戰術訴求,可以適當搓大一點,正常單純的拿魚的話,搓餌不宜太大,能包過鉤子來就行!這個看起來好像挺簡單的,其實也有上餌的小細節存在!
說兩個常用的細節吧,第一個,是搓餌的上餌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