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回到過去當釣王> 第389章 飛鉛中草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9章 飛鉛中草魚 (2 / 4)

而在野釣跟湖庫當中,這種法子用的人就比較少了,大家更習慣了手拋窩把窩子坐實,隨後耐心的守釣。

普通釣魚人不太習慣用,並不代表著這一招就不行,只不過釣技難度略高,平常應用場景也比較少而已。

但是今天不一樣,庫區裡的魚,張揚知根知底,現在起伏了釣底沒口,總要想點辦法嘗試嘗試。

用發酵麥粒當做麻團釣法的蘸料,拋竿入水之後,這些小的顆粒就會持續不斷的往下散落,只要周圍遊蕩的魚有進食的慾望,很有可能被這些散落物給‘勾搭’著追下來,這樣就有可能多給幾口。

客觀點評價,這種麥粒麻團餌的釣法,比單純的搓餌或者溼散散炮誘魚的話,在當前魚情是要略強一些的。

但是實戰中差距能有多大,張揚自己也要試過之後才知道。

他調整好釣法之後,保持著大概四十秒一杆的頻率不緊不慢的拋了起來,眼睛死死的盯著入水浮漂,生怕錯過任何風吹草動。

很遺憾,調整釣法之後的二十多分鐘裡,愣是沒啥有效的魚情反饋。

張揚微微搖了搖頭,多少有點小上火,下一杆,他將鉛皮座往上推了大概半米左右,從純釣底,變成了小飛鉛。

鉛皮座上推,釣組鉛皮下方的魚線跟子線長度等於變相的拉長了,也就意味著釣組二次下襬的幅度增加了,浮漂翻身到位的時間會拉長一些,更利於離底半水魚兒的追餌跟介面。

這種應變,也是有一搭沒一搭,試探性的調整,釣魚嘛,講究的是個臨場應變,在魚情反饋不明朗的情況下,要透過實戰實驗來收集更多的情報。

不過這次張揚運氣不錯,在把鉛皮飛起來之後,總算看到效果了。

浮漂剛剛翻身,緩慢下行的過程中,突然間就噗來了個誇張的兩目大頓口。

噗!

張揚已經半小時沒上魚了,這麼明顯的介面他怎麼會放過呢,第一時間提竿刺魚,走你!

嗖!

魚線劃過水面的輕嘯叫聲響起,水下傳來的力道不小,中魚之後的第一次前衝發力,張揚險些沒控住杆。

我擦,啥魚啊?力氣還不小!

張揚心底暗自嘀咕了一句,左手習慣性的搭在了魚竿手把節上端穩住了第一次衝擊。

幸好之前換了1.2號的子線,拉力強度上限比0.8號要強不少,經過短暫的僵持,水下這條魚回頭了,張揚將杆子也穩穩的弓了起來。

度過了提竿前衝最危險的階段,接下來的溜魚對張揚來說就沒有任何難度了,來來回回幾個回合過後,介面吃餌的魚被張揚耗盡了體力,頂出水面。

看到這條魚的真面目,張揚就咧嘴笑了。

媽蛋,五月二號,介面上來的魚竟然是去年投放的草魚。

按道理講,草魚是喜高溫的魚種,五一前後雖然也開口了,但是活性不如夏秋季節那麼高,想要釣到的話難度要比鯉魚鯽魚大不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