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吃餌動作,那就是沒有攝食活躍的魚群活動,這是非常不好的徵兆。
釣位本身就沒有任何優勢,運氣如果太差的的話,一口不見,啥招兒都沒反應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碰到的。
就算再艱難的魚情,張揚也是不會放棄的。
正常的遠點拋投測試一圈沒有反應之後,張揚在雙鉤捏了紅棗大小的幾團餌料分別在正前方的左中右三個方位做了個小的窩子。隨後重新上餌,端著杆子開始扎蛤蟆。
當週圍沒有魚釣的時候,釣手需要做的是兩件事兒,一件事兒是利用一點窩子本身或者後加的誘食性氣味兒,把魚誘過來。
第二件事兒,就是主動出擊,找到可能有魚的位置。
張揚採用的梅花樁布窩法,外加扎蛤蟆釣近點,雙管齊下將這兩個思路給同時執行了。
只要梅花樁布窩有幾條魚能誘進來,或者扎蛤蟆能有點收穫,最起碼先把零蛋魚獲給破了!
遠點沒魚釣近點,這麼一釣,還真被張揚給找到了吃口動作。
在腳下偏右側一點的近處,張揚端著杆子扎蛤蟆,剛剛把釣組放入水裡,浮漂還處於緩降狀態呢,張揚就看到吧嗒一下,給了一個相對來說還算不錯的小動作。
這個動作大概半目左右,漂相不算有力,但是已經比上一場第一條魚給口的時候明顯了許多,張揚沒有急著提竿,而是有意識的放了一口。
後續沒有吃餌動作了,張揚也沒急著提竿,再次上挑手腕讓線組向上提動,重複之前雙鉤入水擺幅的動作。
沒有攻擊動作,提竿換餌,繼續重複之前的動作。
這個攻擊餌料的動作,明顯是啄了一下沒有入口,正常情況下,狀態這麼好的餌料,線組用的又那麼細,不該存在擋口的。
魚沒釣上來,但是張揚對魚情的信心又升騰了起來,有動作就好,至少說明近點位置有魚。
正當張揚為了第一條開杆魚而想盡辦法奮鬥的時候,突然傳來了旁邊王茂青噗通的一聲浮漂入水聲。
這一聲噗通聲音,跟當前第八場比賽的整體氛圍格格不入。
張揚聽到動靜,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
有意識的觀察下,很快發現了問題。
這個傢伙,浮漂用的老大,吃鉛至少三克以上的大號鯉魚漂。
這也就罷了,鉛皮座上裹著的鉛皮更加誇張,厚厚的那麼一大坨。
這麼厚的鉛皮,入水的時候怎麼可能動靜小呢,傳來噗通噗通的砸水聲音也就不足為奇了。
哪怕張揚上輩子身經百戰見多識廣,各種比賽中搗亂的套路都見過,什麼開散炮轟炸啊,加小藥搗亂啊,甚至直接加驅趕魚類的驅魚劑等,對張揚來說都不是問題。
可是現在這個用傳統釣法打最後一場物件魚比賽的搗亂方法,張揚還是第一次見!
原理也簡單,這麼大坨的鉛皮,每次拋竿都像是往水裡丟了一顆石子兒,周圍就算有魚活動,也多半被動靜嚇跑了。
這樣搗亂有效果,那張揚可以投訴嗎?
負責任的說,很難!
比賽規定了釣法,限制,但是沒有規定用多大克重的浮漂,也沒有限制不能用重鉛傳統釣的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