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全飛鉛釣法,全水層搜尋魚層的能力相較普通釣組要提升許多。
第二個優點,採用全飛鉛釣法,比正常的懸墜釣法鉛皮在八字環上方的狀態,要夠得更遠!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迷糊了,明明是同一根浮漂,同樣的鉛墜兒配重,同樣的餌料,釣大飛鉛就夠得遠了?好像哪裡不對勁啊?
不用懷疑,確實夠得更遠!
鉛墜上推到漂座下方,釣組入水之後鉛墜兒帶著水線加速下降的過程就被縮短到了極致,後面鉛墜下方的魚線跟雙鉤餌料會呈現大範圍的擺幅!
擺幅的時間更長,擺幅也就更充分,雙鉤落點就比正常鉛墜在底下的時候更靠前。
以張揚目前做釣水深兩米左右的樣子來看,經過這麼一調整,大概比正常拋滿杆的時候,多往前夠三四十公分左右。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到了這種極端的惡劣做釣環境下,任何一點提升上魚機率的機會,張揚都不想錯過。
透過一連串的試釣,張揚最終將應對魚情的策略鎖死在了夠遠上。而大飛鉛釣法,基本就是規則允許下,夠得最遠的釣法了。
魚都被入場釣手嚇得游到遠處去了,夠得越遠,中魚的機率可能就越大,透過開釣前面幾分鐘的不同試釣結合自己的預判,張揚已經徹底摸清了當前面臨的問題。
改變成大飛鉛釣法之後,效果也非常顯著。
在張揚連續丟擲第三杆的時候,雙鉤剛剛到位浮漂穩住,就看到了吧嗒一個半目的下滑動作。
這種魚情下張揚逮口還是趨向於穩健的,故意放口沒提竿,右手抓著杆把,已經做好了預備動作。
就看到浮漂給了一個下滑口動作之後,微微上頂了一個小黑格的距離,隨後噗的一個有力的半目下頓!
等的就是這一口!
張揚見狀提竿刺魚,竿尖很快傳來了中魚之後掙扎的力道!
掙扎的力道也不大,憑感覺張揚已經知道只是一條最多半斤出頭的小魚。
不過張揚還是非常高興的,簡單的控魚之後手臂抬高,利用杆子的腰力將魚成功頂出了水面,貼著水皮回魚,抄網輕輕一抄,安全入護!
摘鉤的時候張揚習慣性的掃了一眼魚鉤掛在嘴裡的位置,正口12點稍微往裡面一丟丟,還算合理的範圍!
釣飛鉛夠遠的時候,需要一鉤餌料比較大,起錨定作用,另一鉤正常上餌,相比正常做釣,這種方法是要略微鈍一丟丟的。出口也會略微差一點。
不過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張揚只要自己心裡有數就行。
摘鉤入護,下午的第一場比賽就算開杆了!張揚再次雙鉤上餌,上鉤帶一個溼散三角炮,又是拋滿桿直挺挺的夠了出去。
一條魚上來還不夠,張揚還需要更多的魚獲來驗證自己的判斷。
這個過程並沒有持續太久,在連續拋投了四杆過後,第二條魚又來了!
還是差不多的漂相動作,一個試探性的吃口過後,半目左右的下頓漂相中魚。
張揚輕車熟路的將魚釣起來,心中已經有了底。
只要夠到遠處,魚還是有的,有魚吃鉤,那對張揚來說別的就不是問題,都可以透過做釣應變以及個人技術來彌補拿到想要的魚獲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