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酒米進行了包裝升級,找專業的包裝訂製印刷公司,印刷了精美的外觀包裝。
至此,張揚手裡,總算有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拳頭產品。
在張揚張羅著成立公司忙活各種準備工作的時間裡,w市周邊的黑坑釣場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在油房釣場、孟村釣場相繼開業之後,見識到了黑坑生意豐厚利潤前景,安坊區快活林釣場、水庫路趙家文莊釣場等相繼開業。
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w市的商業塘從最開始的一家,迅速井噴式的發展到了五六家。可供黑坑玩家消費的商業塘數量迅速提升。
黑坑從業者的增加,大大提升了釣魚人的熱情。
野釣資源逐漸萎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本玩野釣跟湖庫的釣手,被黑坑這種新興的商業釣魚形式所吸引,投入到了黑坑釣魚的浪潮當中。
黑坑釣場的增加,除了讓廣大釣友們有了可以花錢過癮的地方之外,明顯的助力了張揚店裡的生意。
開業前期幾個月的高頻率出釣作戰,讓張揚收穫了一大批擁有高消費能力的優質客戶。
而配方鯉魚餌跟秘製黑糖膏的超高廣譜性,也讓這些嚐鮮的客戶,在幾次實戰效果不錯之後,逐漸轉變成了張揚店裡的固定回頭客。
張揚手中的黑坑客戶群,從最開始的二三十個人,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已經擴充套件到一百多口子,都是當地出勤率非常高的黑坑釣魚愛好者。
店裡的平均銷售流水,也從之前的幾百塊,穩穩的過千塊,週末甚至賣到了兩三千的高峰。
除了張揚在發展著自己的商業影響力之外,一直跟他廝混的這幫鐵桿,逐漸在當地黑坑圈子裡也打出了一定的名氣。
其中,老趙,王軍、王巖三個人的出勤率最高,韓強、孟凡、周楚等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出勤率次之。
每個週三、週六放魚日之前,張揚的店裡都是高朋滿座,補充下餌料、小藥、耗材,相熟的釣友聚在張揚店裡一起喝喝茶,吹吹牛,小日子過得非常不錯。
在張揚這邊因為店鋪定位生意越來越好的時候,當地的傳統型漁具店,卻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客戶流失。
郎峻峰已經將店鋪的經營重心逐漸朝著黑坑方向調整,原本就以競技釣魚出身的馬玉華,店鋪裡的客戶也開始越來越多的朝著當地的黑坑發展。
為了維護好自家店裡的客戶,於是,每週的放魚日當天,老郎,老馬、以及其他幾個規模略小的漁具店主,成了帶隊黑坑戰鬥的主力。
相比之下,張揚這段時間的出勤率就要下降許多了。
店裡的生意好了,各種耗材的銷量自然而然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家裡的酒米生產,同樣需要張揚把關,相關的製作材料,更是隔三差五就要補充。這些瑣碎的事情都耗費了張揚大部分精力。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九月二十九號。
這天,張揚正在店裡埋頭綁鉤栓線呢,老趙載著王軍推開了店門。
“忙著呢?小張!”
張揚抬頭咧嘴一笑:“閒著沒事兒綁點魚鉤線組,趙哥,軍哥,屋裡坐!”
“後天就十月一了,國慶節有沒有安排?”趙炳光隨口問道。
“看店賺錢啊,釣友放假店裡就忙,哪有什麼安排!”張揚撓撓頭,撈不著出去釣魚也有點手癢。
“十月一快活林劉麻子那裡放一噸鯽魚!一起去搞一下?你這個鯉魚配方餌釣鯽魚好用吧?”
“一噸鯽魚?別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