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渠裡竟然能釣到珍貴的河鮮黃河鯉魚,包括張揚在內的一幫人都有點d不住了。
這剛剛化凍,氣溫水溫都在個位數溫度晃悠,孟凡竟然就用紅蟲釣到正口鯉魚了。
既然他能釣得到,那就說明其他人肯定也有機會。
想到這,一幫人換新鮮紅蟲的頻率明顯加快了不少。
接下來的魚情,也沒讓張揚他們失望,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有隊員中魚,雖然短時間裡沒有釣到第二條鯉魚,但是斤八重的大板鯽已經做到平均人守一條以上了,運氣最好的是六子,此刻已經兩大一小,三條鯽魚入護。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十點多,距離開始提水已經過去一個半小時了,眾人做釣的魚口明顯有加快的趨勢,大鯽魚開始更加頻繁的索餌。從偶爾有人中魚,變成了時不時的慢蹦。
上午十一點整,提水的抽水泵準點停機,水面經歷短暫的影響之後,很快穩了下來。
“頭兒,水不流了,咱們是不是可以不用繃尖子釣法了!”
王巖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自己心裡已經有了答桉,嘴上叼著浮漂的碳腳,已經準備重新插浮漂了。
張揚點點頭,也將自己的釣組提出水面。
“繃尖子太鈍,容易漏口,能換漂的話肯定是第一時間換!我先試試!”
說完張揚取出浮漂第一時間就戳在了漂座上。
隨手一抖,線組輕飄飄的入水。
張揚用的是一款偏綜合的長棗核漂型,春天剛化凍也不怕鬧小魚,釣組入水之後,這款漂型能有一定的行程。
浮漂剛剛翻身,子線還沒開始二擺呢,張揚的浮漂就出現一個明顯的懸停,隨後是半目的抹漂下頓。
“咦!好像有口!”張揚注意到了浮漂的這個小動作,手腕輕輕一挑,完成刺魚!
重!
很重!
在離底至少幾十公分的高位上,竟然給了個介面,提竿打中了!憑藉手感來看,水裡這條魚好像比之前釣獲的幾條大板鯽要重一些!
正努力控魚呢,突然水下的魚速度提升,斜著朝左前方衝了出去。
只是這一下,張揚心裡就有數了,這種動作不是正口中魚出現的漂相,九成九是錨到的!
於是張揚輕輕的把釣竿往下一讓,隨後朝著側面倒杆嘗試控魚,很快將前衝的力道給化解了大半。最起碼不會拔河了。
接下來的泳姿狀態更加驗證了張揚的判斷,魚應該是被錨到一側魚鰭或者尾巴了,力道很大,但是不遊直線,張揚耐心的一一化解幾次衝擊將魚的體力消耗差不多,隨後這條魚被成功頂出了水面。
這次出水的不是斤八重的大板鯽,而是一種就連張揚一時間也沒認出來的魚種。
這條魚體態修長,有類似鱘魚那種明顯突出的鼻吻結構,體表覆蓋著大大小小的黑色斑點,看起來很秀氣,乍一看給人一種沙裡趴plus的感覺。
依靠感覺目測的話,這條魚應該有一斤多重的樣子。
魚鉤掛在這條魚的腹部魚鰭上,果不其然是錨到的。
“臥槽!這麼大的沙裡趴!這是變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