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有口但是不上魚的問題,劉大師的表情明顯放鬆了許多,好似找到解題思路眼看就能考滿分的中學生,表情跟動作裡都開始透著志得意滿的從容。
如果隔壁沒有張揚這個怪胎的話,劉瀟雲這表現絕對算得上出彩。
畢竟開釣接近十分鐘了,絕大多數的釣手要不然就是盲目的抽窩子,要不然就是放慢頻率守釣,但結果基本都一致,正常的窩點周圍,沒啥口兒。
……
“艹他大爺的!過了晌午的魚情有點邪門啊!上午時速還能釣一百多,氣溫高了直接沒口了!!”
跟丁文挺熟的一個哥們實在沒忍住,扯著嗓子吐槽了一句。
“是啊,我這也沒動作,不吃餌啊!真特麼晦氣,中午沒沾酒,還打算下午第一場大殺四方呢!”
這時候,陳學強看了一眼張揚跟劉瀟雲這邊明知故問:“小張,你跟劉大師那邊都是扎蛤蟆釣的近點吧?”
“對!近點給了幾口!”張揚也沒避諱,點點頭確認。
陳學強這傢伙絕對屬於拎得清的那類人,自己的搭檔丁文組織掐魚,如果大家都吃蛋釣不到,那掐魚的隊伍指不定就要黃,丁文又不適合多說什麼,陳學強就很默契的將釣法上的窗戶紙給戳破了。
聽到陳學強跟張揚提到了扎蛤蟆釣法近點有口,還沒開杆的眾人,頓時反應過來加入了進來。
甭管精通不精通扎蛤蟆釣法,釣近點有口,就比正常釣點沒反應強,至於釣多釣少,釣完了再說。
於是接下來的大半個小時的掐魚時間,十多口子釣手變成了全員扎蛤蟆,
每個人端著杆子釣腳下的近點,偶有吃口中魚,更多的時候是隻見漂出動作,少有收穫。
更有甚者,因為對這種釣法的操作不夠熟練,提竿中魚的時候發力過大,不是脫鉤跑魚就是倒黴的大線打結纏了杆子,洋相盡出。
相比之下,前段時間經歷過幾天高強度扎蛤蟆釣法訓練的孟凡跟六子,表現就要好多了。
部分抓口的細節可能還有瑕疵,但至少基本功上沒啥問題,選用的浮漂跟釣法,對搜近點離底位置的鯽魚也比較合適,找準近點魚情之後,頻繁中魚。
一個小時的掐魚比賽,就在這種有點嘈雜聒噪的狀態過去了,丁文的手機鬧鐘響起,眾人同時放下了手裡的釣竿。
張揚同一時間放下了手裡的杆子,活動了下稍微有點酸澀的手臂,同時掏出手機來看了一眼微信。
“剛才這場,小哥們釣的不錯啊?有多少尾?”這時候,劉瀟雲又主動找張揚攀談起來。
張揚抬頭搖了搖頭:“我也記不太清楚,有個幾十條吧!待會數數!”
“你專門練過扎蛤蟆這種釣法?看你反應挺快,漁獲應該比我多!”劉瀟雲繼續問。
張揚搖搖頭:“瞎玩而已,我平常玩黑坑水庫比較多,這種練竿塘很少接觸的!”
“哦哦,這樣啊,是我想多了!”劉瀟雲點點頭,自顧自的掏出香菸來點上了一根。
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以劉瀟雲的眼光來看,張揚剛才這場魚發揮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