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目下頓之後,浮漂沒有繼續下拉或者黑漂,而是猶如小魚鬧漂似的,下頓之後又彈了上來。
這個漂像體現出來的情況,就是魚沒把餌料吞進去,或者吞到嘴裡又立馬吐出來了,剛才如果貿然提竿的話,中魚成功率最高也就三四成。
浮漂視目繼續晃動,下頓,回彈,連續幾次,都是差不多的漂像,張揚全都無動於衷。
剛開始抓口,也是捋順魚口讀懂浮漂語言的過程,張揚利用自己豐富的做釣經驗,很快透過漂像的連續動作腦補出了水下魚兒吃餌的狀態。
突然,浮漂給了一個一目的下頓過後,又跟了一個半目多的二次下頓。
經典鯉魚漂像,連續頓口。
張揚看到這一幕,果斷的提竿刺魚。
手腕一抖,打中了!
沉重的力道從水下釣組傳遞到杆尖,張揚右手抓穩杆把,左手手背很自然的搭在了魚竿手把節的中段,將第一條魚平穩的弓了起來先領出了窩子。
水下魚的遊動姿態很穩,張揚由此可以確定正口中魚沒有問題,力道雖然有點大,但遠沒有達到失控的程度,來回僵持溜了幾圈,力量逐漸減小,張揚瞅準機會將杆子上頂,利用杆子腰力把魚頂出了水面。
一條四斤多的鯉魚出水,被張揚貼著水皮拉到了腳下,成功入抄網。
開竿第一條魚,到手了!
把魚抄起來,張揚隔著網兜捏在了魚的鰓蓋後方位置,低頭觀察魚鉤掛在魚嘴上的位置。
中鉤位置算得上是魚嘴的正口十二點,連續放了這麼多口,但鉤子掛的依然很淺,在魚嘴唇內側大概兩三毫米的位置。
也就是張揚控魚非常穩,用的又是相對綜合點的鯉杆,但凡操作暴力一些,提竿刺魚力量大點,這條魚說不定就拉豁口跑掉了。
一條魚入護,張揚心底有了判斷,第二杆搓餌的個頭再次小了一個號,從花生米大小,縮小了三分之一左右,鉤柄部分露出,只把鉤底包住,形狀像個袖珍版的秤砣。
再次上鉤鉤柄捏一個小散炮,手腕一抖又拋了下去。
。看起來只是非常微小的調整,在雙鉤餌料到底之後,漂像又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從卵圓狀的搓餌變成了秤砣狀之後,搓餌長度縮短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果然跟張揚猜測的基本一致,魚吃口不像第一杆那麼墨跡了。
只是經歷了三次放口,就出現了第一條中魚時候的漂像動作,一次有力下頓之後,緊跟第二下繼續下頓。
張揚再次提竿刺魚,跟第一條魚完全一樣的溜魚過程,幾個回合過後,第二條魚出水,平安入護。
兩條魚到手,張揚也算初步摸清了今天魚兒吃口的規律,接下來他又做了個大膽的調整。
只見張揚果斷的放棄了正常的搓餌做釣,而是從黃面散炮當中抓了一把出來,適當的加了一些輕麩雪花粉,又撒上一部分超誘,最後加拉絲粉,調整出來一款拉餌。
對,你沒看錯,張揚打算用拉餌釣今天的鯉魚!
秤砣搓餌的尺寸已經換到了最小的個頭,但魚吃餌在張揚看來依然費勁,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老司機,肯定是不滿足透過不停放口來找到入口時機把魚釣上來的,釣生口魚這麼墨跡,不是張揚釣魚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