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夏秋大魚活躍的季節,一條成年草魚,一天的食量,可能達到自身體重的40%甚至更多,對窩量的需求是極大的!!
綜合這些特點,那釣中小魚類跟釣大魚的思路就有了。
釣小魚,以稀碎不易快速採食吃光的窩料為主,比如最有代表性的打窩酒米釣鯽魚。
酒米有酒的味道四處擴散吸引鯽魚進窩,但是因為太細碎,魚短時間裡又吃不完,就會一直留在窩子裡供釣手做釣。
再說釣大魚,面對未知的釣點魚情,我更喜歡持續性的布窩養窩來達到釣獲大魚的效果!
大魚記憶力明顯要比小魚更優秀,它們會記住覓食的路線跟窩點,後續採食會持續的進窩。
還是以咱們目前自家的水庫為例子,如果我想主攻大魚的話,至少要提前兩三天,用老壇玉米這類大顆粒的窩子來進行定點打窩,這樣開播之後再進行守釣,中獲大魚的機率會遠超現在!”
這邊還在持續的聊著呢,就聽到嗖的一聲尖銳嘯音,孟凡又中魚了!
張揚立馬停下話頭,調整鏡頭給了張揚。
“大魚?”張揚問道。
孟凡搖搖頭:“個頭不太大,應該是條兩三斤的鯉魚!不過力氣還可以,挺能竄的!”
“奧!”張揚點點頭放鬆下來。
兩三斤到四五斤的鯉魚水庫裡還是放下去不少的,中鉤的機率要遠遠超過草魚跟青魚。
幾分鐘之後,一條三斤多的鯉魚被孟凡給溜了上來。
“我說的吧,魚不大!”
孟凡單手捏著魚鰓蓋後方的位置,很穩的抓著魚,給直播間水友們展示了一波漁獲。
水友們倒是沒啥反應,但是張揚看到這條鯉魚之後,眼神微微一眯,從座位上起身走到跟前。
“別入護,我先瞅瞅!”
說完這話,張揚近距離仔細端詳起來。
看了一圈,張揚咧嘴說道:“我擦,村長大叔不是說水庫裡的原塘魚都撈光了嗎?還有意外收穫呢,這是條原塘的野生老魚!”
“啊?沒看出啥區別啊!會不會是看錯了?顏色淺點,投放進去一週時間了,說不定是放進去的魚自己變了色!”
孟凡不太擅長分辨這個,聽到張揚這麼說,腦袋裡有點懵。
張揚搖搖頭,指著魚嘴巴兩側的鬍子說道:“咱們放進去的鯉魚是從河北拉來的,只有兩條鬍子,你端詳下這個!這鯉魚有四條鬍子!這是最明顯的特徵區別!
第二點魚的體型也不一樣,野生的魚肚子很小,看起來瘦長的,嘴巴明顯下凹,嘴唇大環整天拱食,非常健碩!
養殖的魚就算到了新環境體表顏色變化,其他特徵也不可能這麼快發生變化!”
“額,然後呢?一條漏網的野生魚而已,也不至於那麼激動吧?”孟凡撓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