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催更打賞收益累積起來都超過了五千塊,在當時這個相對原始的時間節點,火爆程度簡直難以想象。
超高的話題度跟熱度,帶來的自然是新粉絲的關注數量飆升。
前中後三期片子上傳後的一週時間內,張揚的新公眾號漲粉超過十萬。
加上前面幾期的內容,野釣江湖這個公眾號的總粉絲人數已經超過了十五萬。
屬於張揚個人的釣魚自媒體賬號在有了這兩個不同板塊定位的頭部流量大號當做骨架之後,自媒體矩陣初具雛形。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發生了幾件跟張揚有關的大事兒!
六月份,一紙拆遷並鎮上樓的通知下發到了張揚所在的村子。
一時間,各種拆遷的話題滿天飛,跟記憶中幾乎一模一樣的歷史程序重新出現。
張家自己房子,外加12年買的老宅子,全都隨大流簽署了拆遷合同。
單單這一項,張揚家名下,就多了五套鎮上安置房,按照當地的市場價來計算,總價值超過150w。
張揚跟父母簡單的溝通之後,只留下了一套150平的大房子等建成之後當做居住使用,剩下的全都折算成了補償金,一番操作下,最終到手118w。
知曉城市發展歷程房價飆升的張揚,拿著這一百多萬的拆遷款,毫不猶豫就在市中心最核心地段的優質戶型,全款買下兩套110平的商品房。
這兩套房子,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均價將會從4000多,飆升到接近一萬二,翻了兩倍還要多,當然,這是後話了。
另一件事兒,則是孟凡工作的事兒。
原本以為一次公車私用的小事兒,結果卻鬧出了不小的風波。
車牌曝光投訴的事兒被政敵利用做起了文章,恰逢檢查組來w市調研,導致孟凡的領導險些喪失政治前途。
無奈之下,孟凡這個當事人只能扛下了所有責任,從悠哉樂哉的小車班離職,連編制都丟了。
鬱鬱寡歡的孟凡,這下,徹底成了逃出五指山的孫猴子,放飛自我了。
家裡人給安排了好幾份工作,都被他給以各種理由拒絕了,整天跟外出遊釣的張揚混在一起,釣魚消遣。
如今到了張揚這個段位,手裡有錢,公司有充足的現金流跟發展前景,吸納孟凡這樣的人才自然是不需要考量的。
經過一次很鄭重的交流,張揚給這個年紀不大,但是個人能力突出,家世背景不俗的年輕人丟出了橄欖枝。
孟凡倒也利索,痛快的答應了張揚的邀請,一躍成了張揚外出遊釣的搭檔。
不知不覺間,2014年就在這樣的狀態下過去了。
張揚鎮上最早發家起步的漁具店規模依然沒有擴張,老爸老媽整天看著。
賺多賺少對張揚已經無所謂,主要是讓老爸老媽有個事兒做,徹底從高強度低價值的體力勞動當中解放出來。
經過一年的持續發展,黑坑江湖公眾號的粉絲數,成功突破了五十萬大關。而後起的野釣江湖萬。
兩個頭部賬號的存在,加起來的關注人數已經逼近百萬。
在當時這個國內大環境下,釣魚運動這個個人私域精準流量規模已經徹底達到了絕對的第一梯隊,影響力跟知名度,只比四海釣魚以及快樂垂釣這樣的專業電視臺略低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