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念薇侃侃而談,聊起正事兒來,非常的幹練簡潔。
張揚點點頭:“大方向上對,還漏了一個公司下屬實驗室,目前由於東在負責,開會的時候也到場了的!你繼續往下說!”
“有研發,有生產,有推廣引流,有銷售,整個商業閉環是完美執行的。
別的構架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我覺得,做自媒體賬號,單單做黑坑江湖,有點把路走窄了!
目前公司這麼大的規模,完全可以開拓更多內容方向!
在入職之前,我跟我爸還有幾個叔叔也閒聊討論過目前國內釣魚運動漁具產業的情況。
整體來看,黑坑跟競技比賽的市場規模太小,這是個好的創業切入點,但發展上限太低!
國內統計過的釣魚人數目,超過五千萬,這個市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商業黑坑跟競技比賽的人群,加到一起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現在公司框架搭設起來了,自媒體內容的內容模式產出又極為穩定,你完全可以考慮更多發展方向!
好了,鋪墊這麼多,最後說結論。
我的最終建議是,另外把野釣跟湖庫的影片內容給做起來,這才是國內釣魚運動的產業大方向。
想要賺點快錢無所謂,如果公司想要有大的發展,這是繞不過去的大產業方向!目前國內像樣的釣具品牌,無一例外!”
聽完林念薇的一番話,張揚微微一怔,心裡頓時琢磨起來。
作為一個兩世為人的掛逼,張揚看待問題的角度跟深度,是遠超普通人的。
林念薇的話其實說的非常對,想要白手起家賺第一桶金,選擇黑坑這個新的分類確實挺不錯,利潤率高,競爭小,原始資金積累快。
但是哪怕到了後世的2021年,黑坑釣魚,依然算不上國內釣魚運動的主流,絕大多數的釣魚人,還是以湖庫野釣為主。
林念薇能第一交流就考慮到這些,說明對方是做過功課的,看的非常準。
就像年前打了一場河釣大賽回來立馬上馬了網銷渠道一樣。
張揚雖然看待問題有前瞻性,但並不意味著他全知全能,
腦袋裡知道一件事兒,跟想起來去做這件事兒,中間還是有差距的。
上一次,是挨著的釣友隨口一句吐槽讓張揚反應過來,這一次,則是林念薇的一番話提醒了他。
“你說得對!自媒體這邊,確實需要拓展更多的內容!”張揚大概沉默了三秒鐘,點點頭。
“你打算怎麼做?”聽到張揚這麼幹脆利索就被說服了,反而變成林念薇比較意外了。
在她的認知當中,張揚是個非常有主見,也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
她已經做好了繼續論述自己觀點,甚至找出更多佐證的打算,但是張揚根本就沒給他這個機會,輕而易舉就被說服了。
“你都說了,黑坑跟競技臺釣只能算一條發展支線,那自然是繼續發展新的支線,甚至主線,把公司的產品體系跟自媒體內容都拓展開了!”張揚思路非常清晰的說道。
“再具體點呢?”
“先把野釣、湖庫、河流的自媒體內容做起來!再依託這些客戶定位跟私域流量,開發更多的系列釣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