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前方的窩點已經徹底釣空沒了動靜,這時候,張揚靈機一動,突然想起了開釣初在左側釣位分界線附近做的窩子。
不知道這個窩子有沒有發窩,閒著沒事扎一杆試試!
帶著這個想法,張揚上好兩顆新餌,手腕一抖準確的拋到了遠點的窩子裡。
浮漂還是快速翻身,然後緩慢下行。一直到底,也沒給任何有用的動作,
張揚這一場釣的魚基本都是行程介面,見到了預設的釣目沒動靜,心裡的期待感也消失了大半。
就在他心中默數十秒鐘,沒口就打算提竿的時候,突然浮漂動了。
水面上露出來的三目浮漂,刷的一下一黑到底,直接消失了!
張揚一愣,反應慢了一瞬才意識到有魚吃鉤了。
這種不講理的漂相很有可能是大魚!!
想到這,張揚抓緊釣竿的手把輕輕一抬完成刺魚,緩慢發力嘗試將釣竿弓起來。
水下這條魚沒有讓張揚失望,阻力非常大,嘗試抬竿猶如掛底了似的紋絲不動。
大飛鉛夠遠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極端的釣法,釣組魚線在水裡是傾斜的,可供釣手操作緩衝的餘線本來就不多。
釣到小點的魚還好,可以僵持下把魚頭方向牽回來,可是釣到這種直接牽不動的大傢伙,就有點尷尬了。
張揚探著手臂,手裡的杆子跟水面的夾角小於三十度,只要大魚稍微發力,就是拔河切線跑魚一條龍的劇本。
不過張揚是誰,這傢伙的釣魚經驗可是透過殘酷的訓練跟大量實戰得來的,好多反應已經變成了本能。
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張揚沒有繼續發力刺激大魚逃跑,而是保持著這個姿勢一動不動。
身體慢慢下蹲,從釣箱上邁腿離開,左手非常穩的開啟釣箱蓋子取出裡面的黑色彈力失手繩,
隨後,單手找到失手繩的一頭掛鉤,利索的掛在了杆把底端的掛環上。
整個動作看起來好像過了好久,其實從中魚到掛底僵持不動,然後到掛好失手繩,加一起頂多過了七八秒而已。
大魚依然沒發力處於打樁狀態,而張揚,失手繩已經準備好了。
失手繩安排好,張揚心底總算鬆了一口氣,開始試探性的上頂釣竿,觀察大魚的反應。
隨著釣竿上頂的力道增大,魚竿的弧度有了小範圍的變化,但是整體看依然還是接近拔河的狀態,魚還是沒動。
打樁的都是大傢伙,如果這條魚能搞上來,上午比賽就完美了!
張揚心底暗自嘀咕了一句,左手開始有節奏的拍自己的杆把。
看到這,可能好多人有點迷糊,打樁是啥意思?拍杆把,又是啥操作?
這裡解釋下,打樁,一般是體型體重長到一定程度的大魚被釣鉤釣到才遇到的反應。
魚頭扎到水底砂石或者淤泥當中一動不動,由於魚的個頭比較大,釣手想要透過一根魚線把魚拉出來難度非常大,就像魚鉤掛到了水底的木樁,所以叫打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