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一大早天剛矇矇亮,張揚就跟王巖在約定的路口匯合了。
張揚、王巖、孟凡、加上趙炳光跟王軍,總共五個人,四輛車,集合完畢之後浩浩蕩蕩的朝著前進水庫的東庫區趕去。
大概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天色放亮,車子來到了庫區外圍的環庫路,隔著老遠,張揚就看到了位於水庫壩根上方的路邊停放著各種社會車輛。
“我擦,已經來這麼多人了!咱們來的有點晚啊!”張揚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王巖坐在副駕駛上探頭從窗戶外面瞅了一會兒:“要不要問下孟凡,大概哪邊魚情更好?這裡我第一次來!”
張揚信心十足的搖了搖頭:“不需要,跟我走就行,這邊我打聽過,往庫區東南開,那邊人少,而且水深合適,在壩根釣鯽魚,一看就是沒經驗!”
這裡張揚確實瞭解大概情況,不過不是找人打聽過情況,而是上輩子張揚跟朋友春天來玩過一段時間。
庫區這邊不禁止釣魚,每個人收三十塊的管理費,撒網電魚等情況很少,每年春天魚情都不錯。
五菱宏光在環庫路上東拐西拐的前進,又開了大概十五分鐘,果然,這邊釣魚的人大大減少,只能看到零星的車輛停在路邊。
張揚還記得自己上輩子來玩的大致標點,找到這片區域之後,發現這邊竟然還沒人開釣位,岸邊全都是原始狀態。
“就這裡了,下車,準備幹活!”張揚把車子往路邊一停,拉開車門就開始往下卸裝備。
很快後面幾輛車也停了下來,老趙問道:“今天咱們在這邊開新釣點?看痕跡,好像沒人來過呀?”
張揚點點頭:“放心,壩根那邊能釣到魚,這裡肯定魚情也差不了!”
這麼長時間的磨合,大家在釣魚技術方面已經對張揚極為的信任,他說能行,那就試試唄,很快眾人就開始從車上往下卸裝備。
水庫釣魚,裝備上面,要比在黑坑或者汶河略微繁瑣一些。
魚經過一冬天的蟄伏,開春之後需要大量覓食,儲備體能過段時間甩籽,但是環境溫度太低,魚的活性會受影響,所以這時候的魚一般都在水溫略高一點的深水區,至少也要兩三米水以上的位置。
基於這種釣位考量,釣臺,還有搭釣臺穿的橡膠叉褲是必備。雖然已經化凍氣溫逐漸回暖,但畢竟節氣沒有過驚蟄,水溫刺骨,人是不能隨便下水的!
張揚三下五除二的套上叉褲,然後搬著釣臺就下了水,而王巖,此刻也進入工作狀態,用鏡頭,開始拍攝張揚做釣前後的的各種準備工作素材。
簡單的搭好釣臺,張揚用一支五米四的釣竿大致測試了下水深。
跟記憶中的狀態差不多,五米四上釣臺,大致水深三米多點,下面相當平坦,前後左右的深度基本一致,做釣區域的水下是一個適合打窩聚魚的淺灘。
見張揚搭釣臺用五米四的魚竿,孟凡有點懵,這跟他得到的情報有點出入啊,自己還特意帶了八米一的長杆,就想釣的深一點,佔點便宜。
“揚哥,五米四夠用?我得到的訊息,他們都用七米二八米一長杆啊!”孟凡問道。
張揚回答道:“在壩根用八米一,跟咱們這裡五米四搭釣臺差不多深,那邊能行,這邊應該也是可以的!
不放心你可以先用長杆試試,如果我們魚口好,再換也來得及!”
孟凡一縮脖,眼珠子一轉:“額,還是算了!你們都用五米四,我也五米四!短杆沒口再換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