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到底是金猴,還是妖猴?
李啟驚疑不定,實在是很想知道答案。
然而,猴子卻直接一攤手,很光棍的說道:“不知道,俺到底是哪隻猴,俺自己也分不清楚,但何必分的那麼清楚呢?”
李啟無言,沒有回答,他只是在思考,眼前的金猴,到底是不是妖猴?亦或者……妖猴和金猴,到底是什麼關係?
於是,猴子看著他的樣子,接著說道:“事到如今,你也差不多知道了吧,取經之路,俺和俺師父和幾個師弟,也就是三藏法師所為何事?”
“是,差不多理解了,人道在謀求佛門本身啊,人皇遣唐僧取經,或許是為了提前斟酌這個計劃吧?”李啟說道:“但我不太理解,那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乃是天神,為何也要一路前去?”
“說來你可能不信,天神其實真的沒有任何企圖,那倆之所以進了取經路,真就只是意外而已,他們被貶入凡間,無路可去,被俺師父撿了回去而已。”
“至於俺嗎……就很難說了,俺覺得,和你差不多,都是受人安排,俺出生到修行,都在被人安排為了取經之路,最終……一切成功,俺對天魔揮棒,想要打碎心猿,最終卻被封印,再之後,就是被你解封了。”金猴說道。
金猴的一生,似乎也不太平。
不過,從一開始就說過了,大家都是如此。
誰還不是個棋子呢?
“那,猴兄,我差不多明白了。”李啟點了點頭,大勢力之間的種種謀劃,關於‘取經之路’背後摻雜的諸多問題和勢力糾結,他也差不多理解了。
取經之路,本質上也是為了今天做鋪墊。
人道那時候就想要吞併佛國了吧?所以唐僧的任務是去探探佛門底細?但或許也不只是這樣,因為唐僧的真實身份乃是一位佛子,名喚金蟬子,其轉世成了三藏法師,唐國僧侶,所以叫唐僧。
那麼,關於唐僧的爭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若說是佛門在其中沒有出力,恐怕也不現實。
最終結果應該也很清晰明瞭。
佛門下面的人,想要利用唐國對三藏法師的尊崇和御弟的身份,在人道傳道,李啟曾經見過的各種寺廟應該就是這一謀劃的具體體現。
僧侶們開始在唐國傳播影響力,各種寺廟層出不窮,甚至人皇都親口蓋了佛門的章,讓佛門能夠在人道傳播。
然而……最後那些試圖在人道傳佛的僧侶都付出了代價。
原因……想來也很簡單。
他們所做的一切,估計都沒有得到世尊如來的支援和授意吧。
在世尊沒出手的情況下,被人道和魔道聯手起來玩死不是很正常的嗎?最後唐僧竟真的變成了唐僧,沒有變回金蟬子。
而金猴則是為了取經計劃而被選中的靈猴,他自己估計也搞不太清楚這其中的關節,一直到後面許多年才有了眉目。
所以……金猴後面選擇了挑戰天魔,結果被封印。
所以……金猴才在那個時候,對李啟說:“既然這樣,你就慢慢愁著吧,愁一會就好了,俺就先去了。”這種話(詳情見第九百六十章)
合著人家有經驗。
李啟思來想去,差不多捋順之後,嘆了口氣,不再問關於取經的事情,而是說出了自己的來意:“猴兄,我準備對魔道宣戰,我想知道,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喔?你真有此心?”金猴問道。
“對,如果想的話,我想打死天魔,或者……被天魔打死。”李啟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