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萬道長途>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下一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下一步 (1 / 5)

有什麼東西可以容納主觀的心靈意識呢?

在天魔出手抹殺了李啟的主觀意志和心靈之後,李啟的心靈,到底去什麼地方了?

按照世尊如來所宣揚的,心,理所應當是‘不滅’的。

就算死亡,就算毀滅,也依然有‘輪迴’存在。

心在一次又一次的輪迴之中,逐漸變的澄澈,逐漸‘開識’,然後察覺到心的真實,獲得長久的記憶,最終覺悟,成佛。

心是不滅的,心是萬物的基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

而心與心的互動,則透過某種微妙的,無法形容的,只有‘心’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才能夠達成的。

但之前就說過了。

這種方式是‘自以為’的。

那有什麼不‘自以為’的方法呢?

一種符合心靈不滅,同時繞過高牆,與他人相連的辦法。

其實是有的。

那就是昊天最喜歡的東西。

音樂。

一切音樂的起源及其幾乎已被世人遺忘的真正意義。

在遙遠的太古時期,音樂與舞蹈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活動一樣均屬於巫術的一部分。

這也是施展巫術時的手段之一。

它開始於節奏,透過拍手,踏腳,擊打各種原始的樂器,譬如手掌,木頭之類發展而出的擊鼓藝術,使許多人互相“合拍”。

透過這種儀式,巫覡們讓他們互相之間的呼吸、心跳和情緒在同一節律中互相融和,激起人們內心所泛起的力量。

於是,最初的力量就誕生了,很多戰士都會在這種儀式之中獲得勇氣,他們能感覺到和周圍的人融為一體,於是便勇猛無比的作戰。

而音樂保持這種原始的、純粹的本質特性——一種關乎於‘心’的特性,其歷史較之任何其他藝術品種更為悠久,人們只消略略回溯一下無數大能者們關於音樂的論述便可瞭然。

天下太平,萬物安寧,皆化其上,樂乃可成。

成樂有具,必節嗜慾。嗜慾不闢,樂乃可務。

務樂有術,必由平出。平出於公,公出於道。

故唯得道之人,斯可與音樂。

凡樂,天地之和、陰陽之調也。

音樂在整個世界,都起著一種具有支配力量的作用。

從太古時期的重子聲學振盪,再到巫覡們所支配的音樂,都是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