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水碧自然也在這場戰爭之中,實際上,作為李啟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必然會被牽扯進來。
和三品關係太好,那麼自然要承擔相對應的風險。
而且,在這無數次的回溯之中,她也會保留每一次的記憶,而且作為四品,她會更加痛苦。
李啟是不會被改變的,三品已經是形而上的存在,很難被更改。
但瀋水碧不是三品,她是四品,所具備的實在性僅僅只是能夠在回溯之中保持自我而已,她自身是不能抵抗的。
李啟是觀看一段不斷重複故事的作家的話,她就是不斷重複的故事之中的一個角色,但她能夠保持自我。
這其實……很痛苦。
就好像李啟在五品的時候,所經歷的無盡回溯一樣。
就是那般的痛苦。
萬物消隱,什麼東西都會消失,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
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世界的其他事物常常會消失,沒有人能夠幫她去面對這些,瀋水碧的世界,真實的存在只剩下自己。
有一種驚人的虛無感籠罩在瀋水碧的周圍,她甚至開始畏懼這種也就是面向可能性的自我本身。
因為這種身周的世界不斷重新整理所帶來的就是一種孤零零的虛無感。
沒有附著,沒有庇護——
孤獨的、異常的、陰森的、寒冷的。
我們之前說了,人沉淪在常人世界裡面會感到溫暖,會有一種在家的舒適感,因為他人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的身份、你的活法,我自己就可以不用面向可能性而生活。
這樣多省事多舒服多溫暖,一切井井有條,我感覺自己就跟在家裡面一樣。而畏則讓你從家中抽拔出來,成了一個個別化的、孤零零的自己。
不過,這樣的日子,其實還是有東西可以切實相信的,那就是每一次都會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李啟。
這給了瀋水碧一種絕大的支援。
在這片虛無混沌的世界,有一個堅實的存在可以和自己同行,那是多麼幸福美好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瀋水碧才能夠在這場無盡的時間線大戰之中堅持下來。
但現在,瀋水碧在李啟的身邊,也看見了這樣的氛圍。
那種……虛無的氛圍。
她意識到,是時候由她來支撐李啟了。
於是,她主動走上前,抱住了李啟,對他說道:“我一直都在這裡。”
李啟苦笑一聲:“我知道,不過馬上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