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於十方演妙音,其音法界靡不周。
此是如來三昧境,海潮音神所行處。
佛魔之爭開始了。
但是……李啟發現,加入戰鬥的並不只是死魔一脈。
同時,五蘊魔也出現了。
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我慢灌溉,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
世界都顯得虛幻了起來,內外水界;焰盛大種,成內外火界;飄動大種,成內外風界;色分段大種,成內外地界。
離於虛空,由執著邪諦,五蘊聚集大種造色生,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而不得。
五蘊魔一脈的出現,讓戰場變的幾乎都無法分辨起來,
但是,五蘊魔一脈並沒有直接攻擊佛門,而是攪渾了整個戰場,他們甚至在幫助巫覡。
魔道……還沒有結成一體嗎?
戰場無比混亂。
人道正在針對李啟作戰,但是在李啟選擇接受欲界之後,他們開始了對西天佛國的進攻,是死魔一脈和人道聯手。
但與此同時,五蘊魔一脈似乎是和巫覡們達成了協議,正在對人道展開進攻,卻見無數人道將軍的身周已經開始纏繞五蘊魔念,一生所有善惡業緣,悉現於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蘊,俱時現前,讓他們必須處理自己的心神,無法對佛門展開徹底的打擊。
於是,人道放棄了對巫覡的進攻,李啟肩上的擔子陡然一輕,人道不再攻擊巫道,而是攻擊佛國去了。
而佛門的反擊也已經隨後而至。
好在死魔一脈將這些反擊攔了下來,雙方還算是勢均力敵。
魔道……到底站哪頭?
而且,天魔為什麼還沒有出現?都這個程度了誒。
不過,這些事情都挨不到李啟身上,此刻的李啟只是觀戰,而無法插手,他必須要先平息體內的欲界。
是的,平息。
此刻的欲界,已經不受控制了。
不像是內天地那般如臂指使,欲界本身開始擴張了起來。
原因是什麼,李啟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