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可是天魔創造的啊。
這麼一想,這盒子套有點多啊。
對欲界眾生來說,他們就是遊戲裡的NPC,儘管他們是存在的,但確實是可以被隨意篡改,比如李啟剛剛的戰鬥就扭曲了千百次現實。
而李啟修改存檔,已經來到遊戲本身這個程度,換句話說……三品了。
但欲界這臺電腦極有可能不止一個遊戲,是二品的存在。
那麼,造電腦和寫遊戲的天魔……
算了,不去考慮那些了。
李啟將對天神們的敬仰,和對天魔的恐懼,收進心中。
還得對敵啊。
李啟繼續專注,拆解對方所構築的特殊環境,將思維修正。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逐漸察覺到靈道的戰鬥特徵。
很奇妙,靈道按理來說,其實是和魔一樣,認為現實世界是虛無的,認為世界本身是精神的,是由思維引導組成的事物。
但是,實際戰鬥之中,他發現,靈道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反而比李啟還大。
靈道認為世界是‘理念’的,而理念則誕生了所有的‘現象’。
正如同要先有一個完美的‘圓’,這個抽象的理念存在,然後才有現實裡的球體和原型,是有了‘理念’,才有了‘物質’對理念的摹仿。
一切的自然和歷史現象,包括個人的心靈狀態,社會和自然的結構,甚至包括各類組成世界的基本法則,都是‘理念’的外在化,或者可以理解為,是精神求取自我理解的過程中的外在表現,並且透過歷史程序才逐漸表現的。
這個歷史程序,並非是說的文化或者文明歷史,而是指的時間本身,即:透過物質運動來產生時間,用時間來描述物質運動,然後可以看出,物質運動就是為了‘靠近理念’,即,透過時間歷史來驗證物質和精神的一體性。
眾多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性質,區分為不同的類別,顯然在這一點上,萬物的統一性這一角度來理解理念的存在是很方便的。
靈道首先認為,萬物有是自生的,絕對的無不能產生什麼,所以事物最初產生的時候都是自己產生出來的,既然是自己產生的,那麼事物一定有實體。
而這個實體和理念能夠被‘我’所理解,說明我也能成為理念的載體,那麼根據理念的性質,正是在他物中,即是在自己本身中。
由此,世界開始成為每一個個體的物件,這個行為在每一個那裡都是一個同樣永恆、同樣無時間的開端,既是他自己的開端,也是世界的開端,每一個人彷彿都是以一種永恆的方式從頭開始,與此同時,他的整個過去、現在和未來都被設定為他的表象的物件。
所以,在這一套邏輯下,即證明了‘自身’與‘外界’的實在,同時也表明了自身的主觀意識和外界物質的一體性,只是暫時還未達到‘絕對’的程度而已。
如此一來,靈道就以不同於魔道的認知方式,做到了以主觀意識來同化這個世界,憑藉自己的內在矛盾自為,進而超出自身,而不需要透過設定一個獨立的“他者”或者“終極本體”來造就世界,只需要透過內與外的對立,就可以是包含有差異的統一在自身之內的統一,進而拆除了思維和存在之間的最後一道藩籬,終於達到了精神與物質的統一。
“靈道的認知,還真是有意思,不過這樣的話,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啊。”李啟這麼想著,對方的認知相當完備,並不具備一時半會就能輕鬆找到的破綻。
不過,足夠了。
話語之間,已經來到了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