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眼下這種,以大神通,廣渡世人,地藏王菩薩渡空地獄,阿彌陀佛打造‘極樂淨土’,其本質上都是如此,以自身的神通力,來讓所有人都可以獲得一個安寧祥和的結局和環境。
佛經之中甚至直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唸佛。彼人苦逼,不遑唸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你只要誠心向善,至心悔悟,那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遍,在剎那間就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然後死後,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再進入輪迴受苦。
這也是許許多多的和尚都會有事沒事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原因。
當然,也沒那麼簡單,光是‘誠心向善,至心悔悟’這八個字就能攔掉九成九的人,阿彌陀佛以大神通力度化世人,可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
而另一邊的舍利弗,就是智慧,那麼他‘度化世人’的方式,就是傳播智慧,好似在他本身,只完成了他自己,此所謂成己而成物。
他獲得財富一百萬,不僅他自己成了一富翁,而此一百萬財富,可以盡人取用,歷百千萬年,盡人取用他此一百萬,盡人成了富翁,而他依然保留得此一百萬,分文也不少。
這便是智慧的力量。
而目犍連以大神通力度化,則更簡單粗暴,我有這一百萬,便用這一百萬去做此事,花完了再掙,掙到了再花,如此,有一百萬,便救一百萬的人。
雖然看起來比智慧的方法愚笨許多,卻也直接了當,面對眼下的挑戰,也能夠應付的了。
兩位佛子都擅長對付魔道,或者說……佛門本來就是專精於此,倒是不用擔心。
李啟和景霧臻那邊,也相當順利。
景霧臻稍稍麻煩一些,死魔的魔君似乎無窮無盡。
每一次殺死這些魔君,他們都會在‘死亡’的力量之下再度重生。
你要如何殺死一個已經死了,但還會動的存在呢?
景霧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能動,說明還有‘能量’,那就說明死的還不夠徹底,依然有秩序的存在。
打到你的‘熵’混亂到最大值,你的能量完全失序,那自然也就徹底死了。
這其實是死魔所認為的結局。
我們所認知的死亡,一般指的是生命階段的一部分,而更深沉的死亡是熵增,宏觀的生命消逝,微觀的粒子靜止,永遠長眠的不是死亡,經歷萬古的亡靈也會死去。
這個答案不管對不對,起碼無法反駁。
熵增原理中蘊含著時間不可逆的思想,時間不是無限延伸的,最終必然會走到終點。
越是瞭解,就越有一種絕望感,就像小時候知道自己終有一死而半夜哭醒一樣,在中學知道太陽終有一天會爆發而吞噬地球的時候也難受了好久。
從這種恐懼感中誕生的,就是死魔的魔念,既然這個結局註定到來,那不如主動迎接。
而且經過那把八面重劍的揮舞,魔軍不斷覆滅,不斷重生,場面陷入了僵局,死魔和死魔的思想戰鬥到了一起。
不過,起碼沒有潰敗的意思。
在另一邊——
李啟已經完全窺破五蘊,縱使現實和思維的橋樑必然存在,他也可以輕易的扭曲這種五蘊的存在。
換句話說……他編寫這種橋樑的速度,比眼前的五蘊魔君更快,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