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的心中頓時升起許多的‘動機’。
這時候要怎麼做?
反抗的方式,抵抗的方式,各種各樣的應對措施有千千萬。
選擇哪一種?
好像哪一種都是對的。
但是……這些念頭,這些‘想法’,真的是你自己的嗎?
天魔一脈的魔君,悄然潛入李啟的思維之中,化作了他的‘想法’。
是的,直接變成了李啟的‘想法’,李啟腦子裡冒出很多‘辦法’,這些辦法完全就是他的思維中冒出來的。
這就是典型的‘突然冒出一個念頭’‘突然有了靈感’。
但這不是你的靈感。
這是天魔一脈的魔君所化,你如果信了,那必然會被匯入無邊地獄。
可問題在於……
你要怎麼分清楚呢?
你怎麼知道這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天魔魔君冒充的想法?
在無盡煩惱干涉之下,五蘊魔控制肉身的狀態中,李啟真的能突破如此多的魔念和天魔干擾,找到自己的本心嗎?
甚至,就連‘找回本心’的這個念頭,也可能‘入忿’。
忿者,謂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
所謂對現前不饒益境者,謂依現在所見聞事,如他有情,猶言他人或他見,竟於已為不饒益,對如是境,便有忿生,忿之自性,即是憤發。如俗雲,怒氣勃發,不可遏也。
你對當前的狀況不滿意,便有忿生,這……也是煩惱之一,也是魔念之一。
你很難去分辨,我到底是‘對現狀不滿’,還是‘想改變現狀’。
這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可以是同時存在的。
因為對現狀不滿,所以想改變現狀,這是許多人都有的事情。
但這並不影響‘忿’是一種煩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認識到這件事需要改變’,但不忿不惱,只是去改變,而不會‘不滿’。
是因為這件事錯了,所以需要改變,而不是“因為這件事我不滿,所以去改變”。
看似沒什麼差別,但其中魔念滋生之所在,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