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做法,難道會導致與現實脫節?
李啟疑惑之際,常羲卻解答道:“扭曲時空不會有後遺症,只是會提升難度而已,遇到這種事情,其實還是你自己的原因。”
“你太沉迷於逐道了,畢竟四品的力量非常容易讓人沉迷,你好像已經失去了方向,已經不知道自己掌握這些力量是用來做什麼的了。”
常羲繼續說道:“我記得,曾經我在你的記憶裡讀到過一句話,當時,你認為修行,並非只是為了打打殺殺,修行者,肯定會根據自己的力量,來完成屬於自己的職責。”
“那麼,現在,我問你,你追逐的力量,那種操控現實,扭曲物質的力量,所要履行的職責是什麼呢?”
常羲的這句話,讓李啟陷入了沉思。
他開始在自己的腦海裡翻找,尋找自己說過這些話的記憶。
他記得,自己確實這麼想過。
那時候的他,想的是:“修行不是單純的為了自身的力量,而更像是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更多的武器,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的,去貫徹修行者自身的思想和理念。”(詳情見第七十八章)
那時候的李啟,還會整天跑去調解人神鬼的關係,就好像個社群主任一樣,透過祭祀溝通山水之神,透過言語溝通村落居民,透過儀禮和鬼物交談。
透過這種方式,當時不入品的李啟,卻很快就做到了溝通八品鬼神的地步,也迅速掌握了自己的力量。
但,時至今日,李啟懂的東西越來越多,他越來越明白那些祭禮之中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原理,如何修改,怎麼定製適合的祭祀方式等等等等,因為他已經完全瞭解了這些具體的運作邏輯,他不是按照菜譜去做菜,而是自己瞭解各種原料的特性進而自行組裝合適的菜餚。
他所掌握的力量,掌握的知識都愈加強大,他甚至已經開始深入宇宙常數,可以自己去做出屬於自己的平行世界。
李啟沉溺於這般偉力,雖然他知道,作為四品的他,所掌握的這些力量,其實依然是基於現實世界的。
他所做的修改常數,其本質是‘二創’,他沒有獨自書寫世界觀的能力,他只能利用現實世界作為範本,然後進行微調,做出自己的‘二創’。
要到了三品,才有可能寫出自己原創的作品。
但他依然樂此不疲,並且琢磨出了許多的妙用,就比如剛剛的降維打擊,以及將物體降維之後再升維,使之損失資訊,進而破壞結構。
但是,這樣做了之後,他要利用這些力量去做什麼事情呢?
所謂逐道,是更靠近道就算逐道,還是要利用這些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而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是什麼呢?
包括自己的家人嗎?亦或者……只要繼續往上走就行了呢?
看著陷入沉思的李啟,羅浮娘娘卻伸手,揪了一下他的耳朵。
李啟頓時從沉思裡清醒過來,馬上行禮,等待對方的教誨。
但,卻看見羅浮娘娘只是笑著說道:“現在是家宴,這些事情回去再想吧。”
“是。”李啟也不敢多說什麼,
但他卻依然察覺到,羅浮娘娘這句話,其實已經是某種提醒了。
似乎,對羅浮娘娘來說,家人依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