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意氣,促使著李啟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他的知識已經足夠,他的積累已經完滿,只要有時間,四品唾手可得,他不會錯,也不可能錯。
哪怕失敗也無所謂,甚至有時候成功了,李啟也會主動推倒重來。
他要的不是成功,而是找到合乎自己道心的道統。
首先,這個世界無論是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第一性,首先世界是必須客觀存在的,並非‘閉眼花寂,睜眼花開’的主觀事物。
但同時,要承認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影響。
再之後,是關於世界的詮釋……關於世界的本質,譬如……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氣組成的?還是弦組成的?又是怎樣組成的?以怎樣的形式存在而沒有漏洞和悖論?
這些都是亟待於解決的問題。
這些答案不一定非得契合現實世界,但必須邏輯自洽,能夠自我延續,自我組成,並且還必須能夠解釋諸多現象。
這種構成,直接決定了修行者之後的所有力量。
從此刻開始,修行者自己將會決定自己的極限,他所構築的大道,將會直接成為他的所有力量,他不會再依賴於宇宙原本的大道,而是依賴自身的大道,所有的力量,都是從其中而來的。
一個人,就想要詮釋一個世界,實在是太困難了。
但這就是四品要做的事情,哪怕四品不需要真正做到徹底的完備。
一階邏輯徹底的完備,那根本是無法形容的事物,李啟暫時還想不到該如何去進行。
但只是這樣……也足夠了。
他不需要做到那麼完備,對現在的李啟而言,那是不可能的,徹底解決一階邏輯上的完備性,代表要解決理髮師悖論,那太遠了。
他所要做的,只是描述出自己的萬物理論而已。
又是五個千年過去。
李啟沉浸在自己的構築之中,完全忘記了除此之外的事情。
因為,這些事物太美妙了,他所創造的事物,是那麼的恰當,他設定了一整套物理常數,比如真正的真空光速和電子的電荷。
精細結構常數,繞行量子,基本的氣的靜止質量,質量帶來的引力,引力怎麼影響時空,奇異點是如何運作的等等等等。
這些常數就好像是一個遊戲裡的‘基本設定’,這些設定組成了這個世界,進而衍生出更多的事物。
但如果考慮的不夠周到,許許多多的設定堆在一起,就會產生‘bug’,這些bug將會成為你的破綻,甚至可能直接造成遊戲崩潰,也就是……道途斷絕,甚至內爆。
自洽,邏輯上的自洽,並且在自洽的同時,足以詮釋整個現實,把所有的物理現象,化學現象,各種各樣的事物,神通,技術的原理,都能夠用同一個理論去解釋清楚,並且互相之間不能有悖論,更不能隨便打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