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倌幫李啟從水井裡提水,然後倒掉汙水,累的哼哧癟肚的。
打水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一般來說,挑水都是最苦最累的。
其實根本沒必要,李啟一揮手就能用水氣凝聚出純淨的水,其中還蘊藏著陰氣,能讓老馬覺得涼爽舒暢,祛除他的燥熱。
就這普通水井裡打上來的水,根本壓不住老馬作為龍駒的血熱,還得李啟端過來之後重新加工一下。
而且,髒水也不需要收集之後倒掉,李啟打一個響指就能用陽氣把水蒸乾。
但如果這麼做了,這馬倌就會誠惶誠恐,怕的要死。
雖然做的是無用功,但他總要做些什麼才會安心下來。
李啟也不說話,就這麼看著他忙碌。
他是為了什麼忙碌呢?
為了生存?為了消弭心中產生的惶恐?
李啟覺得都不是。
李啟思考之後,得到的結果是,是這個世道,在幫他忙碌。
這是個普普通通,沒什麼見識的凡人。
運氣差出生在了百越,運氣差是個平民,運氣差又恰好不聰明。
所以,他沒有自己的道,沒有自己的準則。
但人又怎麼能沒有自己的道呢?人不可能沒有,如果沒有,那就是死人。
所以,這個世道,便成了他的道。
這個世道告訴他要敬畏強者,於是他便敬畏強者,無條件的敬畏,哪怕是被殺死也不會反抗。
李啟有自己的道,而李啟的道會在那個時候告訴他反抗,哪怕是螳臂當車。
這世道卻讓這個馬倌不要反抗,它告訴這個馬倌要在這個時候獻殷情,要在這個時候屈服,要在這個時候忙碌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哪怕這會讓他累得半死還半點用處都沒有。
多少人有自己的道?
多少人,又被這個世道支配?
但世道,又真的一定差了嗎?
李啟甚至可以說,包括唐國在內,大部分人是隨波逐流的,只是他們那邊的‘世道’,要好得多。
唐國的人,只需要跟著‘世道’走,那他們就可以遠超大部分人自己思考出來的道,他們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在唐國生活,學習,自然而然的就能浸入人道之中,以世道為己道。
人道,可比絕大部分人自己領悟的道要強的多的多,很多域外的所謂‘己道’,在人道面前簡直不值一哂,根本沒有可比性。
但,有自己的道的人,以心中之道為行為準則,他們沒有沉入世道之中,特立獨行,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