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敬家人之後,李啟繼續上路。
路上,他和瀋水碧攀談著。
“你說,遇到你兩次,她以後的道途如何?”李啟問道。
“難。”瀋水碧搖了搖頭。
確實難。
敬燕誠於心,勤於行,成也與此,敗也與此,太誠,太勤,是個木頭腦袋,抓住了術,便使勁練術,抓住了氣,便使勁兒練氣。
日後,她抓住了武道神意,也一定會鑽牛角尖的。
這也讓李啟忍不住反思。
敬燕這種人,真的能指責她什麼嗎?
哪怕是在唐國和巫神山,李啟都沒見過比她還勤奮的人,九品的時候,就能察覺李啟的氣機,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是天才了。
但是……
瀋水碧已經親口說了,她未來的道途不會走的太長遠,而李啟的判斷也相差無幾。
“勤了不行,懶了不行,笨了不行,奸了也不行。”李啟抬頭看天。
真難啊。
他很聰明,祝鳳丹給他的評價是:“太聰明瞭。”
敬燕很勤奮,也很正直,但得到的評價是:“太勤奮了。”
真難啊。
道途之上,無數兇險,踏錯一步,都有可能再無機會,但如果不去往前走,就和沒有機會又有什麼區別呢?
要有往前走的勇氣,判斷踩沒踩坑的智慧,堅信自己走的是對的自信,長久走下去而沒有成果的堅持。
比如敬燕,她其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那她拿什麼分辨:“我走錯路了”和“我努力的還不夠”這二者呢?
答案是,根本分辨不了啊。
誰也不知道對不對,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努力錯了方向,還是黎明前的黑暗。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那誰知道自己是已經走了九十,還是自己根本就是走反了呢?
而李啟,他又如何去知道,自己現在的謹慎是好是壞呢?
勇敢?還是魯莽?
謹慎?還是怯懦?
自信?還是自大?
堅持?還是愚蠢?
祝鳳丹說的是對的嗎?他自己的判斷又是否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