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的,是個體的永生,以及永遠的逍遙。
這裡的永生不是指活得久,而是絕對的‘不死’,或者說,自己想死的時候,才會死,而想活的時候,又能活,無法被任何手段消滅。
就連封印也做不到,自己的心自由自在,身體也自然是自由自在的。
永恆不滅,無所束縛,隨心所欲,自在逍遙,這就是所有‘仙人’的追求,就好像瀋水碧表現出來的一樣,瀋水碧並不在乎陌生人的生死,因為那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她只想要守著身邊人,就好了。
但這不代表那些真仙都是自我中心殘暴不仁的魔頭。
因為,仙和魔頭的區別是,他們追求的逍遙,並不以弱者的苦難為樂,甚至可以說,他們真正做到了,以弱者的界限作為自己的界限,並且和萬物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齊物論》有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自己並不比萬物高貴,但萬物受困於桎梏,但自己卻跳出樊籠,得以真正去體會這些處境。
並且,真正的逍遙也包括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塵世的喜怒哀樂擾亂自己自由純潔的心境,自始至終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而外界中的仁義道德、世俗價值、名位利祿、政教禮法等都是束縛人、奴役人的藩籬。
真正超脫所有的一切,超越物理束縛,超越精神束縛,超越生死束縛,超越俗世的因果束縛,最終抵達無所拘束的絕對之所在,那就是‘逍遙’了。
而修行,積累修為,修養心性,都是為了成就最終的‘逍遙’,因為你不可能憑空就如此,修為是你實現這一切的根基,於是,道門開創了許多的修行法和術法來幫助自己逐漸靠攏這個目標。
當然,這只是隱世派的目標,畢竟李啟接觸過的道門修行者基本都是隱世派的,而道門其實還有顯世派。
關於顯世派,李啟基本沒怎麼接觸過,只知道顯世派和人道有著緊密的合作,甚至很多道士出入王侯之家,甚至作為國師在人皇宮中開道觀,被賜予朱紫貴人的身份。
想來雙方肯定有著共同的利益,不然絕不至於如此。
但顯世派只是一個分支而已,道門的道祖是隱世派,那自然大部分其實都是隱世派,包括三島十洲,尤其是作為道門聖地的蓬萊,是隱世派的核心。
雖然隱世派內部並沒有任何的支援手段就是了。
大家都是為了求逍遙而在一起的,各自有點宗門或者個人情誼差不多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效而完整的團體。
人道那種才能將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而道門這種鬆散組織,都是大家各玩各的,誰也不干涉誰。
驄龍從天空飛過,李啟看著下方的海域。
無數島嶼,真的是無數。
在這裡,修行者似乎是以島嶼為自己的地盤,而恰好,五品六品的修行者,憑空造島並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有很多很多很多的島嶼。
只不過,天下太大,這片海域也很大,還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看得出這些這些依然是島嶼,互相之間依然隔著幾十裡以上的海域,而不是連成一片的大陸。
雖然幾十裡,對修行者而言基本是面對面了,不過還是很遠的。
李啟環顧周圍,他還沒來過這東北群島呢,自然應該好好看看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