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皆朱畫華採,流引日月之光,曜於宇內,這是她採集到了柳東河寫在文章中的文氣,結出了果實。
而這個果實,就是這這日月的模樣,其本質是柳東河的文章神韻,其曰:日月如合璧,日月者,貞明者也。
也就是說,這種異象,是‘明’帶來的成果,而明,有一個意義就是就是明瞭,懂得,也指看透。
所以,但凡是學到了什麼得以開悟,進而修為提升併產生的異象,多半都帶有日月雙明的元素,這是很多研究異象的學者總結出來的。
在這個世界上,天天打架鬥毆,毀家滅門,奪寶殺人的畢竟是少數,做各種工作,將功法作為工具和生產資料進行使用的人才是大多數。
李啟辨別出了這異象的來源,馬上領悟了凌霄花神的境遇。
而凌霄花神這邊,過了半晌,這些異象,完全消失。
她微微嘆息,低聲誦道:“春蘭秋菊,各自馨香,鳥啼花落,皆與神通……”
隨著她的話語,四周湧動的氣息也徹底平靜。
李啟和柳參之都可以看出來,她身上的傷勢已經完全消失,而那張紙……也失去了大半神韻。
字還是那些字,紙也是那張紙,但柳東河灌注在其中的神韻已經消散了,就算又出來一個受傷的凌霄花神,讓她再去讀這篇文章,也無法得到相同的效果。
神韻這種東西,很難說的。
這篇雄文,雖然寫的很好,但若是有人謄抄,抄寫的那人要是個書法不怎麼樣的凡人,那抄寫下來,就只是一篇文采極佳,典故滿篇的文章而已,雖然能有一些清氣,貼在床頭可以助眠什麼的,但不可能比得上原件。
甚至讀起來的感覺都不一樣,有神韻的原件,讀的時候,是能夠感受到其中神意的壓迫,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親身感覺到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候的心境,甚至有可能會直接完全沉浸其中,忽視掉外界。
這樣下來,自然能領會的更深,甚至是從中學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抄錄下來的話,除非是書家,或者別的類似的修法,否則很難將神韻一起錄入其中。
這就類似於功法中的神意,不過功法更加註重這個,所以功法中的神意很難流失,可以重複使用。
但眼前的這篇文章,畢竟只是一張紙而已,讀一次,生效一次,大半神韻就已經流失了。
不過,剩下的那些,而已足以認出這是真跡了,也能夠讀出一些心氣。
凌霄花神看向柳參之:“東河先生之恩,此生恐怕是還不清了,但勞煩公子轉達,凌霄一定銘記在心。”
“一定轉達。”柳參之點頭答道。
“那就請二位稍等幾天,這場文會大概需要準備四天,屆時直接過來便可。”凌霄花神說道。
李啟和柳參之點頭,隨即二人也不多留,就這麼離開了。
離開之後,大家各自道別。
還有四天,沒必要膩在一起,各做各的吧,正好巫器蠶告一段落,放個假正好。
告別之後,李啟就終於得閒了一段時間,他也被太學停課調查了。
於是,他就乾脆留在屋子裡,開始久違的沉思。
思索魔氣分身的事情。
反省之前的錯漏之處。
思考以後準備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