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連馬桶都沒有,當然是隨地大小便啦,一般是找個河或者隱蔽角落就解決了。
至於這種有個小樓,但又不算大富大貴的,一般就是直接傾倒了。
因為,會有人來收拾的。
李啟依然保持著身融自然的狀態,看著馬上就有人圍過來。
是拾糞人。
這幫人也修行了功法,身姿靈巧,挎著一個桶,手裡有鏟子和鉗子,將地上的穢物鏟走,放在桶裡,然後又去下一個地方。
稀的就用鏟子,乾的就用鉗子,飛快的收集著街上的穢物。
這是能賣錢的,收集的差不多了,就能集中在一起,賣給城外的農戶,幫他們肥田。
是的,雖然巫神山內,以及唐國內部,早就已經普及了農用術法,天氣控制,地氣漚肥,以及山神賜福等等農業增產手段,但百越卻還在使用農家肥。
李啟是知道的,人道所用肥料都是一粒粒丹藥,埋在土中,可保十年肥力。
這東西最初是人道百藝的農家研發出來的,已經普遍使用在各種需要農業的地方了。
巫神山則是直接讓山氣匯聚,更加方便。
但百越兩種還沒普及,因為他們的修行者太少。
至少要八品農家修士,或者學會了農家術法以及丹方的藥師才能煉製。
一樣的,要能敕令當地山神才能做到匯聚地氣肥田。
但在百越這個地方,這樣的人太少太少。
普通的八品,已經足夠成為一州領袖,若是能到七品,基本上可以來到百越的權力頂端,再上就是國主和他們的走狗了。
這樣的修為水平,自然不可能普及這些東西。
雖然這種場景勾起了回憶,但李啟還是搖了搖頭。
百越啊,百越……
這麼想著,李啟突然來了興致,他牽著老馬,保持著身融自然的情況,走向了凌霄國這座城市的河流。
每個城市,都肯定有河,畢竟河流是城市的生命,沒有河或者湖,那麼連取水都難。
對百越的城市而言,可沒有自來水這種方便的東西,他們喝水都得去河邊打水。
正是因為這種習慣,所以才水蠱橫生。
人在水中拉屎撒尿,水裡還有很多死人屍體,但其他人還得去河裡打水。
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料煮沸,那很容易就會感染水蠱,肚子裡生蟲,只能去求當地的巫醫。
醫生在百越很少,當地的巫覡承擔了大部分的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