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宿的交通工具不是星槎,而是玉路。
其實不止玉路,而是玉、金、象等路,各以其物飾車,因以為名。革者漆革,木者漆木。其中以玉路最尊,所以將這整個系統統稱為玉路。
據說在古代,人道和巫道沒有分家的時候,玉路是隻有人皇才有資格乘坐的交通工具。
列宿到了。
李啟乘坐在老馬身上,往天上看去。
是的,列宿並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
列宿,是一片亙古存在的星空,此處永遠都是夜晚。
唐國的星圖,被鐫刻在金臺上,顯得富麗堂皇,而巫神山的星圖,則擺在天上。
沒有人造物,就是真正的‘星圖’。
那天穹之上,漂浮著星宿海,於群山環繞中,如地平曠,縱橫三百里,有靈泉千百,隨地湧出,大小錯列,望若列星。
月露發光彩,寶塔搖空影。
碧池涵燦點,天靜星火流。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山氣上雲梯,星河動輕浪。
經綸五緯同,長川起大風。
列宿,就是一片三百多里長寬的立體星海,靜靜漂浮在天下的蒼穹下,對應著天上真正的星穹。
這些光點隨風飄動,如同河流一樣,搖動輕浪。
“這還真是,漂亮啊。”李啟望著列宿的美景。
唯一有些煞風景的地方,就是人太多了。
沒錯,人是真的多,李啟都數不清,目光所及,保守估計不會低於百萬這個量級。
這還只是李啟的目光所及,這方圓三百里,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
就好像所有的火車站一樣,這種地方,理所當然的會有很多人。
他們騎乘著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各類裝飾的車,斑鳩、孔雀、馬匹、白雉,眾多珍禽異獸,奇花怪木。
有些則是自己飛來的,所用遁法也形形色色,幾乎沒有相同的。
有的是夫妻相伴,有的是兄弟同行,還有很多是師長帶著徒弟,衣著也各不相同,但相同點是都飄在空中,朝著列宿的星海飛去。
巫神山的其他地方人煙稀疏,倒是這裡顯得十分熱鬧,畢竟是交通樞紐。
不過,因為是立體空間,再加上佔地面積不小,所以遠處看人多,但實際上並沒有出現人擠人的情況,大家隔得距離還是有一段的。
李啟也加入到人群之中,他準備前往凌霄國。
如果找到一個馭人的話,不僅速度更快,而且也很方便,一路上的事情都可以叫給馭人做,畢竟他們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