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心裡有些不舒服。
人道的強盛,和身為人道中人的便利他都體驗過了。
但是無論如何都習慣不了這種事。
這些所有的便利和強盛,都建立在大量的耗材之上,就好像燃油。
正是這些燃油的不斷損命燃燒,這才一直維持著人道這臺龐大機器的運轉。
妖獸是如此,眼前這些不知道是什麼種族計程車兵也是如此。
人道的根本邏輯就是如此。
世間萬物都是為人而存在的,人不僅宰制萬物,更是萬物現世的價值所在,人就是世界的本質與核心。
自然是人生成的,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客觀世界屬於人類,如果有什麼現在不屬於,那未來一定屬於。
地底生成的礦脈天生就應該被人所採掘。
野豬野牛野羊什麼的,本來就合該被人圈養,如果不能,那就馴化到可以被圈養。
動物身上的毛皮,長出來就是為了人的皮草,而不是為了他們自己禦寒。
萬事萬物,如果不能為人所用,那就等於沒用。
這就是人道。
甚至於,李啟自己都有些這種特徵。
在修行巫道之後他才反應過來一件事:“牛奶原來應該是牛喝的。”
在之前,李啟一直都下意識的覺得牛奶應該是人喝的,牛奶是放在超市裡等著人買的商品,用來補鈣助眠做面膜啥的。
從來沒有想過,牛奶其實是小牛的食物,應該讓剛剛出生的小牛犢吃才對。
這種潛移默化的對觀念的影響,就是道對世界的安排。
不管怎麼說,李啟都難以接受人道這種世界觀,可惜沒有辦法,這不是他喜不喜歡就能決定的事情。
在巫道看來,牛奶自有他的位置,也就‘小牛犢的食物’這麼一個位置,那就沒有必要去打破其天生的位置。
這個打破,並不是指人就不能喝了,而是指將牛奶從小牛犢喝的,完全變成人喝的。
這種行為,是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事物的位置,完全篡改其存在意義,巫道認為這會打亂原本就已經很完美的世界,是對‘自然’的破壞。
自然,並非是花花草草,是指古往今來,宇宙萬物。
再度領會到這種差異,李啟甚至感覺人身小天地都有些遲滯了。
人巫之爭,開始有些激烈了。
他閉上眼睛,心中默唸箴言:“大道之源,其源甚真,無物不稟,無物不受,無物不度,廣盡於無畛,細淪於無間,故曰通於一,萬事畢……”
他在試圖用道門之道來調和雙方。
存在即是合理,無物不稟,無物不受,無物不度,人和巫只不過是選擇的不同而已……大道無法言說,這些的一切都包含在大道之中,其實本質並無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