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著聊著,李啟終於來到了柳家。
李啟遙望著柳家的宅邸。
看起來……呃……
就很普通。
素華無韻,沒什麼厲害的景色。
普通的房間,普通的裝修,佔地面積是李啟那個小院子的十來倍,看起來就好像那種……小院子裡有個木房子那種。
似乎看見了李啟的微妙的表情,柳君逸隨即說道:“舅父遵節儉,尚素樸,不喜奢華享受,正是君子所為。”
李啟點頭:“正該如此。”
但柳參之似乎並不喜歡這種,他撇撇嘴:“所以我說就沒必要裝啦,說實話怎麼裝修成本差距又不大,別用高品法寶不就行了,非得弄成這種模樣,老爹指定是有點——”
說到這裡,他連忙住口,東張西望。
李啟眨了眨眼,知道這時候不該他說話。
雖然柳參之說的也差不多沒錯就是。
對現代社會而言,一個裝飾華麗的玻璃杯,還有一箇中世紀的木質啤酒杯,誰更貴?
答桉是沒差,只要是流水線出來的,價格差距不會太大,只看哪邊的流水線成本壓得更低而已。
在這裡也一樣。
弄成金碧輝煌的樣子,弄成樸素的樣子,其實成本沒什麼差別,只要別用上很多高品法寶,那根本就無所謂。
小書亭
裝修成這樣,那純粹是審美問題。
再說了,李啟覺得這院子雖然素雅,但依然很別緻。
李啟隨著二人走入院落之中,卻見其中也有假山、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羅列滿前,有的是細木凋飾,有的是石頭堆砌,雖不貴重,卻很用心。
看得出來,這裡的主人雖然沒用什麼貴重物品,但還是經常打理。
柳君逸一邊走,一邊介紹道:“李兄別看這裡樸素,但賢人有曰: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樸素,雖無天驥龍媒,絨韉寶轡,也無七寶珠翠,彩旗疊鼓,但也別有一番韻味,常住能清人心。”
李啟知道,對方這是在藉著給自己介紹的檔口說給柳參之聽,於是也附和道:“通草羅帛,凋飾樓臺,飾以珠翠之類,看起極其精緻,一盤至值數十萬,然皆浮靡無用之物,不過資一玩耳,不如這裡用心。”
“同乎無慾,是謂素,質謂淳,這是舅父的教導,參之不可忘記。”柳君逸又對著柳參之說道。
柳參之的表情看起來有些不耐,他回答道:“凡物無飾曰素,華謂彩章,我喜彩章,偏愛歌歡簫鼓,銷金綵緞,只是風格,又不曾鋪張,這有什麼問題?”
李啟點了點頭,算是附和,但不算支援,就當表明自己態度了。
其實也沒什麼,就現在的情況來說,只要不把奇珍異獸,高品法寶拿出來玩,裝修風格和自己的穿搭喜好嘛,那肯定是愛怎麼樣怎麼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