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就是自己走自己的,對心性的要求遠高於資糧。
似乎只要有了規則,力量就憑空出現了。
自己的人身小天地所帶來的力量,是無中生有而來的嗎?
他所汲取的資糧數量,和他所擁有的能力,完全不相符。
他可沒有做過什麼瘋狂吸取天地靈氣的事情。
李啟迄今為止真正從外界汲取的氣,都不追求量,就和汲取天之四相的氣一樣,只要一縷就夠了,這一縷就像是樣本。
只要有了這個樣本,就可以在人身小天地中構築這種氣,自己的內天地中就多了這種氣。
雖然拿不出來,但李啟感覺得到,這氣確實存在,人身小天地確實因此而變強了,而且還可以發揮出不同的神異,比如以前用過的五祀神氣。
和武道與人道完全不是一碼事,他們似乎是吃了多少,就有多少。
但自己所擁有的,遠比自己吃的多。
李啟不禁對自己習以為常的巫道手段產生了疑惑和驚訝。
這多出來的部分,是怎麼來的?
譬如當初廣陽大祭,他將廣陽的那成百上千的氣都汲取了一部分,就在人身小天地中復刻了一個廣陽出來。
這算什麼?完全唯心?無中生有?
還是說,僅僅只是縮小版的模型,感覺有一個廣陽僅僅只是錯覺?
無法理解。
以往覺得很熟悉的功法,在這一刻好像顯得陌生了起來。
自己的功法……藏著自己不能理解的秘密?
透過對和人道的對比,李啟在感覺到兩個道途的差異之外,也愈發感覺到有些困惑。
他是可以理解人道的。
畢竟,汲取外界來奉養自己,這樣變強的原理很簡單,很符合他對某些修行的理解。
但巫道這種,什麼都不要,卻可以變得越來越強,那自己多出來的力量是哪兒來的,根源是什麼?
想不通。
不過現在不是閉關思索的時候,看著柳參之又採摘了一些瓜果,提著一隻兔子,準備去找‘鍋哥’,李啟不得不將這個疑慮放在心中。
回去之後再想吧。
所以,李啟隨便按著自己的功體弄了點農作物,想要試試效果。
他最熟悉的不過四時之氣,這是他入九品之時的立道之基,當初蒐集四時神氣以開天,便是如此。
正所謂‘堇茹供春膳,粟漿充夏餐,匏醬調秋菜,白醝解冬寒’,這也是含有四時之氣的醬菜,再隨便搞點肉食,抓了幾條魚,一隻雞,如此就算完了。
魚和雞都會反抗,特別是那隻雞,居然差一點點就進入九品了,反抗非常激烈,啄人速度差點達到了音速,好在李啟已經是八品了,所以只是一伸手就拿下了。